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防護寶寶冬季凍臉?

現在是真正的冬天了, 連南方這幾天都讓人覺得有些冷颼颼的, 每年一到冬天, 寶寶的小臉就會容易出現凍瘡這樣的情況, 看著就讓人心疼!所以, 為了不讓冬天在寶寶臉上留下痕跡, 我們還是學習一下下, 整理出來給所需的父母們看看!!

寶寶冬季容易凍臉, 如何防護 ?

凍瘡發生於寒冷的時候, 它是小兒冬天常常在戶外玩耍、或到戶外沒有注意做防寒防護的孩子容易發生的一種皮膚病。 當身體較長時間處於低溫和潮濕刺激時, 就會使體表的血管發生痙攣, 血液流量因此減少, 造成組織缺血缺氧,

Advertisiment
細胞受到損傷, 尤其是肢體遠端血液迴圈較差的部位, 如腳趾、臉部等。

由於小兒凍瘡的發生與寒冷和潮濕關係密切, 因此小兒日常生活應注意以下幾點:

1、冬天因為風比較大的哦, 沒有必要的話, 最好不要帶寶寶外出, 如果有太陽的話, 可以帶寶寶出去曬太陽的, 不過最好是在早上十點以後再出去的, 出門時應採取一些防護措施;

2、此外, 當小兒從戶外回到戶內時, 不要立即烤火或用熱水浸泡肢體, 而應讓肢體自然複溫。

但是每年一到冬天, 很多寶寶都會凍臉, 嚴重的臉都會開裂, 怎麼辦呢?看看下面的方法吧~!讓寶寶過個好冬天。 。

凍臉的防護

患了凍瘡, 首先要加強保暖。 若凍瘡僅為硬結, 未破潰時, 可用辣椒酊、熱酒精擦洗。

Advertisiment
若已破潰, 則可用紅黴素軟膏、豬油蜂蜜軟膏塗擦且包紮, 促進其早日癒合。 還可以將棉制的手套烘得幹熱, 把手放進手套中, 也可以使手部的血液迴圈加快。 保持局部溫暖和進行戶外體格鍛煉, 即可預防發病或限制凍瘡發展。

寒冷及氣候驟變季節要在容易出現凍傷部位注意保暖, 天冷外出時面部及手部暴露部位應塗一些油脂類防凍霜, 患處須戴手套, 鞋襪不能過緊, 穿厚襪、棉鞋, 必要時戴護耳帽或耳罩, 衣服要乾燥。

每晚睡覺前用熱水浸泡手腳, 塗油脂類防凍霜並進行按摩。

平時要多吃營養豐富的飲食, 如雞蛋、牛奶等。 加強體質及抵抗寒冷的能力。 局部用溫水袋逐漸加暖, 或用蔥根煮湯洗泡, 並進行按摩。 對早期五水皰者可採用凡士林油膏及七分蜂蜜與三分豬油配合塗抹患處,

Advertisiment
包上紗布, 每日換一次。 如已紅腫有水皰, 水皰未破可用凍瘡膏, 如10%樟腦醑外塗, 待水皰自行乾癟。 水皰發生潰瘍後可塗防腐軟膏, 如o.5%新黴素軟膏、紫草膏等。

為防止凍瘡復發, 可採用交替溫熱浴, 即溫水38℃及冷水10℃, 輪換重複浸泡多次, 以增加皮膚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加強保暖, 增強體質, 提高自身防寒能力對防止凍瘡的發生是很重要的。 保持乾燥, 在易受冷部位塗搽油脂, 也可以保護局部的皮膚。 另外, 冬季可多吃羊肉、巧克力等熱量高的食物, 吃辣椒等發汗, 都可促進肢端的血液迴圈。

治療方式:

1、 鮮芝麻葉適量, 放在生過凍瘡的部位, 用手來回揉搓20分鐘左右,

Advertisiment
讓汁液留在皮膚上, 1小時後再洗去, 每日1次, 連續1周。

2、 吃西瓜時, 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 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 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 每次3分鐘, 每日1次, 連續1周。

3、紅辣椒10克, 去子切碎, 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 再加樟腦3克搖勻, 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 每日2次, 連續1周。

4、生薑60克, 搗爛, 加入白酒100毫升, 浸泡3天即成。 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 每日2次, 連續1周。

5、 白茄根60克, 花椒10克, 水煎熏洗易患凍瘡處, 每日1次, 每次10-30分鐘, 1日1劑, 連續1周。

上述幾法, 任選1種, 連續5-7天, 即可有效地預防凍瘡發生。

辣椒 將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後, 塗凍瘡患處能消炎、鎮痛、去癢。 生薑 用新鮮的生薑片塗搽常發凍瘡的皮膚,

Advertisiment
連搽數天, 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 可用鮮薑汁加熱熬成糊狀, 待涼後塗凍瘡患處, 每日兩次, 連塗三天, 就會見效。 蘿蔔 將蘿蔔切片, 用電爐或 炭火等熱源烘軟, 貼在凍瘡患處, 繼續烘烤, 距離與熱度感覺舒適為度, 過不了幾分鐘凍瘡處有發癢的感覺直至腫消失。

白菜 白菜、茄子根等量洗淨後煎濃湯, 趁熱洗患處, 每日早晚各一次。

山楂 將山楂1枚置於火爐上燒熟變軟, 稍冷後搓成泥狀塗患處, 同時將患肢置於火爐上方烘烤, 邊塗邊輕揉患處皮膚, 直到楂泥變幹, 洗去楂泥即可, 每日治療3-5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