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讓孩子長高?你得先瞭解這些

家長們普遍都希望自己的寶貝能夠長得高高大大, 結結實實, 因而也特別在意孩子生長過程、身高如何等問題。 不少心急的家長就帶著孩子來醫院找兒科醫生, 在我門診的這些孩子中, 一部分還是屬於正常範圍, 但也有確實屬於兒童生長發育缺陷,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矮小症。 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還是合理的, 因為可以集中、系統、全面地為孩子進行檢查, 明確診斷, 從而有針對性地治療。 影響孩子生長的因素較多, 每個孩子情況不一, 只有找准原因, 走對路子, 才是最佳選擇。

哪些因素影響孩子身高

Advertisiment

1、家族性矮身材(即父母身高偏矮)。

2、出生時為宮內發育遲緩(足月小樣兒)、早產兒身高小於正常新生兒, 其中10%-15%的孩子2歲後不能追趕到正常身高曲線。

3、青春發育前每年長高不足5cm。

4、與同齡孩子比身高較矮。 5、性發育過早或過遲發育。 6、肥胖兒。 7、臀位產、難產、出生窒息、腦外傷等病史又合併生長緩慢。

8、曾服用或長期服用增高藥、增強免疫藥、糖皮質激素、補腎益氣中藥的孩子, 合併性發育過快、生長突增過早等現象。

9、疾病, 反復的急性☆禁☆感染、長期慢性疾病、內分泌疾病以及先天性疾病對生長發育的干擾作用十分明顯。

10、生活環境:居住條件、陽光、空氣、水、生活習慣、文化教養、運動、睡眠、醫療保健服務等都是保證兒童生長發育達到最佳狀態的重要因素。

Advertisiment

正常孩子生長發育的標準

生長:身高和體重, 存在個體差異和家族遺傳特徵。

快速生長期:出生第一年25cm, 第二年10~12cm。

穩定生長期:2歲以後~青春期5~7cm/年。

加速生長期:青春期突增:7~10cm/年, 女25cm, 男28cm發育:指器官功能上的分化與成熟:

3個月時抬頭, 6個月獨坐, 8~9個月爬, 10月齡扶走, 15月獨走, 18月齡可跑和倒退走, 24月齡雙足並跳。

如何評估孩子是否屬於矮小症

1、人體自身調節

身高增長過程主要受遺傳因素的控制, 與父母身高有關, 遺傳性疾病可導致矮小。 同時受內分泌系統所分泌的激素調節和控制。 嬰兒期至青春前期依賴於生長激素和甲狀腺激素。 青春期生長速度再次加速, 與性激素增高有關

2、關注孩子身高增長速率

嬰幼兒期(3歲以下)生長速率《7釐米/年。

Advertisiment

兒童期(3歲-青春期)生長速率《5釐米/年。

青春期生長速率《5.5-6.5釐米/年3、明確病因早發現早干預如果孩子確實屬於矮小症及早干預:

調控生長板有關激素

刺激因數:生長激素、甲狀腺素、性激素、維生素D、甲旁腺激素。

抑制因數:糖皮質激素。

怎麼綜合給力快樂助長

1、關愛關心。 成人期的身高45%至50%在2歲時長成, 2歲後至青春期長32~40%, 青春期長15~18%。 青春期開始時的正常基礎身高有賴於父母對孩子自幼的觀察, 發現不正常生長趨勢要及時糾正。

2、有較好的居住環境、良好的生活習慣、科學的教養方法、溫馨的家庭氛圍, 健康的心理狀態。 保持良好的生活環境對兒童健康起重要的作用。

3、合理平衡、多樣化的飲食為生長提供物質基礎: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

Advertisiment
注意補充各種微量元素、礦物質、和氨基酸。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 動物性食品如蛋、肉、魚、乳類所含人體必需氨基酸比較完備, 營養價值高, 宜多吃;大豆及豆制的蛋白質也是優質蛋白質, 要讓孩子經常進食。

要合理膳食, 葷素搭配, 如豆類、花生、蔬菜與動物性食品搭配, 可進一步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又可取長補短。

礦物質:其中鈣、磷是骨骼的主要成分。 飲食應多考慮含鈣、磷多的種類。 含鈣豐富的有牛奶、豆類、蝦皮、骨頭湯等;含磷多的食品是乳類、肉類、豆類、五穀等, 合理食用。

微量元素:是人體生理功能所必需的, 如鐵、鋅、銅、碘硒等。 這類食物有:動物肝臟、肉、魚、蛤、蚌、牡蠣、海帶、紫菜、穀類和豆類。

Advertisiment

4、體育鍛煉能使骨組織血液供應充分, 骨細胞代謝旺盛, 不斷長出新的骨骼, 有助於長骨生長。

運動可以促進生長激素分泌。 多做引體向上、牽伸肌肉和韌帶, 使身體向兩端充分舒展的運動, 每天運動時間不少於一小時。

適宜的運動:跳躍、跑步、摸高、打球、跳繩、單杠引體向上、游泳等運動。

5、睡眠。 生長激素在晚上深睡眠階段為分泌高峰。 所以充足的睡眠有助於身高的增長和青春期高速生長。 兒童每天要確保有8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