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讓孩子輕鬆快樂的識字

如何讓孩子識字快又多, 談起來實際上非常簡單, 就是從第一次拿起一本書給孩子講故事時, 就不“講”, 而是“讀”。 即不把故事內容轉化成口語或“兒語”, 完全按書上文字, 一字字給孩子讀。

對於白紙一樣純潔的孩子來說, 任何詞彙于他都是全新的。 “通俗”的或“不通俗”的, 于他來說其實都一樣。 “大灰狼悠閒地散步”和“大灰狼慢慢地走路”, 在剛學說話的孩子聽來, 並不覺得理解哪個更難。 最初灌輸給他什麼, 他就接受了什麼。 有的家長給孩子講故事時, 怕孩子聽不懂, 把書面語轉化成通俗的口語, 這其實沒必要。

Advertisiment
正如一個從小講漢語的人面對英語時會有為難, 而一個從小聽英語的孩子卻從不覺得聽英語是件困難的事一樣。 所以千萬不要擔心, 孩子天性中對任何事情都充滿好奇, 給他“讀”或給他“講”, 對他來說同樣有吸引力。

逐漸地, 由開始的媽媽指著一個字一個字地讀, 改成由孩子指著, 媽媽來讀。 孩子指到哪, 媽媽讀到哪。 這樣慢慢地使孩子理解了文字的作用, 把故事與文字聯繫到了一起。

當父母帶孩子到公共場所時, 要不失時機地指給她一些文字看, 比如在火車站給孩子讀“禁止吸煙”, 告訴孩子這裡人很多, 空氣不好, 這個牌子告訴大家不要在這裡吸煙。 讀得多了, 許多“白字”自然就解決了。

把學習生字融匯在日常生活中,

Advertisiment
建立在大量的閱讀基本上, 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 不僅孩子學起來輕鬆, 大人實際上也輕鬆, 事半功倍。

識字的過程實際上是個非常簡單而自然的過程, 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必然。 這個現象的發生, 最終還是得益於教育, 是家長有意無意間施行的一種正確教育方法收穫的成果。

現在還有許多“早教機構”, 他們所謂的“早教”其實就是讓孩子認識一些字或字母和單詞。 學習的過程可能弄些花樣, 有的是扮演“字母角色”, 有的是一起大聲喊出某個音節, 實質也是孤立地學字詞。 我懷疑, 這樣的課程, 對孩子們有意義嗎?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奧蘇貝爾(D.P,Ausubel)在教育心理學中最重要的一個貢獻是提出“有意義學習”, 這是一個和“機械學習”相對立的概念。

Advertisiment
他的重要論斷是:有意義學習才是有價值的。 依據他的理論, 無意義音節和配對形容詞只能機械學習, 因為這樣的材料不可能與人的認知結構中的任何已有觀念建立實質性聯繫, 這樣的學習完全是機械學習。 所以是低效學習。 ①報紙上有一個消息, 說一個四歲的孩子能認得二千漢字。 原來是他的爺爺把字詞貼了滿家, 每天讓孩子認。 學外語的人都知道, 如果孤立地背單詞, 忘得很快, 但如果把單詞放到語境中學習, 效果就非常好。 所以孩子如果認了好多字, 卻不會專注地讀一本書的話, 那是很不妙的一件事。 把識字和閱讀割開了, 可能早早地破壞孩子識字的興趣和自信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