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父母學堂>親子溝通>正文

如何讓孩子快快樂樂的上學

孩子即將踏入小學校門, 開始人生的新階段, 這是家庭中一件可喜的事情, 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 暑假即將結束, 如何讓孩子順順利利適應上學的轉變?

別患上“入學恐慌癥”

每年的9月1日, 都是各中小學、幼兒園開學的日子。 這一天, 對于已經有上學經驗的孩子來說, 那可能只是一個新學期的開始, 而對于剛從幼兒園大班畢業、升級為小學生的孩子和他們的家庭來說, 那意義可就大多了。 這可是寶寶正式跨入知識殿堂的第一步啊!有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 家有準備入學的寶寶,

Advertisiment
家長們通常特別緊張, 早早張羅著為孩子入學作準備。

專家指出, 要順利實現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入學前的準備工作必不可少, 利用暑假有系統、有步驟、循序漸進地給孩子進行入學準備和訓練, 有利于孩子入學以后更好地適應新的生活模式和小學正規學習狀態。 但由于一些家長恐怕孩子輸在入學起跑線上, 對孩子期望值過高, 往往急于求成, 讓孩子不斷大量地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 更甚者利用暑假短短兩個月時間拼命“催谷”, 導致了孩子因為開學前準備壓力大、恐慌、緊張過度而引起發燒、腹瀉、頭疼等生理不適。

北京同仁醫院臨床心理科許天紅醫生提醒家長, 為孩子作入學準備是需要的, 但要注意適度。

Advertisiment
學前兒童心理承受能力弱, 從幼兒園到小學又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坎兒”, 家長為孩子作入學前準備的方式方法如果不當, 就容易造成孩子情緒異常, 引發“入學恐慌癥”, 并由此引起連鎖的生理疾病, 甚至會造成孩子小小年紀就出現失眠、神經性胃痛等成年人疾病。

因此, 家長為孩子作入學準備時, 不僅需要從知識、技能方面訓練, 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幫助孩子調整心態。 家長可對孩子多講講自己當年入學時的高興心情, 介紹學校里各種有趣的活動, 激發孩子對未來新環境的向往。 在生活和學習習慣方面, 最好在開學前幾周制定一個和學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時間表, 用游戲、娛樂的方式, 幫助孩子在不刻意不強迫的環境中養成必要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Advertisiment
孩子擁有良好的心態和充足的心理、生活準備, 自然能順利完成從幼兒園向小學的過渡, 快快樂樂地上小學去。

應急錦囊

入學緊急準備

離開學只剩下不到兩個星期了, 有些家長擔心:我什么也沒給孩子準備, 孩子會不會開學以后不適應呢?為此, 我們特別為家長列出一張“緊急入學準備”清單, 對照著來做, 一個星期多工夫也可以讓孩子很快很好地適應小學的生活。 現在就行動起來吧!

從現在開始:按時起床、休息

孩子上幼兒園, 有時賴一下床也不要緊, 暑假里更可以隨時看電視和睡覺;但是上了小學就沒有那么“舒服”了。 所以, 在這一個多星期里,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調整作息,

Advertisiment
逐步讓孩子適應早睡早起的生活, 讓他養成按時起床、用餐、學習、游戲、就寢的習慣。 保證孩子上學后, 能有充沛的精力學習。

從現在開始:做少量的功課

孩子進小學后, 最大的變化, 就是要習慣回家有功課的生活。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選購一套小桌椅, 給孩子布置一個固定的、安靜的區域, 告訴他, 乖寶寶長大了, 可以做功課了, 這是他的小天地, 為的是讓孩子對做功課產生興趣。 每天給孩子布置適量的功課(以5~10分鐘為宜), 功課的內容可以天天不一樣, 包括寫字、做算術、畫畫、拼拼圖、折紙、做泥塑等。 把孩子做的功課張貼展示起來, 讓孩子有一份滿足感, 并且能對比出自己前后的變化。 最后一個星期, 看看存在什么問題,

Advertisiment
及時調整, 找到能讓孩子更安心做作業的時間、地點和方式。

從現在開始:認識上學的路

利用暑假剩下的時間, 帶孩子了解上學回家的路線, 并可帶孩子熟悉一下校園的環境, 這樣一方面可讓孩子知道上下學的路線, 為以后孩子獨自上小學打下基礎;另一方面, 可以激發孩子對上小學的向往和好奇心。

在帶孩子認識路線的同時, 您還要讓孩子記住家里的地址或者是聯系電話, 以防萬一, 并加強安全教育。

現身說法

調整生活習慣

陳淑華(旅游業從業員, 女兒李茗彤, 去年入讀西關培正小學)

彤彤去年入學初就遇到了一個小問題:她老是上課的時候就想上洗手間, 老師就跟我們“投訴”了。 這可能是因為在幼兒園里上課時間沒有那么長, 而且比較自由;而小學一堂課就是40分鐘,孩子一下課又光顧著玩,就忘上洗手間了。我們當時也沒有注意提前幫她調整一下生活習慣,結果一開學,就出現了這么一個小插曲。所以,我覺得,為孩子入學作準備,這些孩子生活自理方面的細節家長千萬不能忽略。另外,在開學的第一天早晨,學校會破例讓家長陪孩子進學校、進教室,當家長要離開教室時,不要刻意地去叮囑什么,只要和平時一樣跟孩子說再見就行了。不然孩子可能會因此產生別扭情緒,拖著你的褲管大哭大鬧呢。

家園互動自然過渡

莊志玲(幼兒園教師,女兒李碧君,去年入讀蘆荻西小學)

現在很多幼兒園的幼小銜接工作都做得很好,像我女兒所在的荔臺幼兒園,從孩子升入大班后,就已經逐步模擬小學的學習、生活模式,開設了一些相關的課程,讓孩子提早適應小學的生活。孩子通過在幼兒園末段的學習,基本上已經打好了學習基礎。家長如果再在暑假里為其安排額外的知識培訓,那就會讓孩子感到壓力太大,從而對上小學產生一種畏懼。根據去年我女兒順利入學的經驗,我認為,家長只要和幼兒園互相配合,那么,孩子自然就能順利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

讓孩子對上小學產生自豪感

吳潔紅(銀行職員,兒子李舜哲,今年入讀荔灣實驗小學)

前一段時間,兒子在幼兒園畢業了。之后,他總是對我說,很舍不得幼兒園,很想念老師,擔心小學的老師會不會很兇,不去上小學行不行。我和其他家長聊天的時候發現,這其實是很多即將入學的孩子的共同想法。家長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心情,不要因此感到心煩。我的做法是,當孩子鬧別扭的時候,我就告訴他:哲哲是個很乖很棒的孩子,所以可以上小學去,其他又乖又棒的小朋友也會像你一樣上小學去。漸漸地,兒子現在對要去上小學就不再鬧別扭了,還產生了一種自豪感,很期待開學的日子呢。

交流中培養自覺性

周倩莉(全職媽媽,女兒陳旖琪,今年入讀耀華小學)

從女兒放假開始,我就讓她學習用畫或簡單的字寫日記,把關于上小學她自己想到的、看到的記下來,然后和她一起分享她日記里的“秘密”。對她所記錄的事情,我都表現得很感興趣,并且還會由衷地贊美她的進步,像字寫得漂亮啦、會寫很難的字啦、觀察得真細致啦等等。女兒覺得有媽媽和她一起分享,所以每天都會很自覺地去寫日記。這不僅是一種親子交流,可以讓我及時知道孩子對上小學的心理變化,同時也是培養孩子自覺性的一種方式。從7月15日起,孩子入讀的小學就已經提前上“預備課”,這些天,女兒都能自己起床、收拾書包,回家又自覺做功課,讓人滿意。和孩子一起發掘學習的興趣,對調整孩子入學前的心態很有幫助。

而且比較自由;而小學一堂課就是40分鐘,孩子一下課又光顧著玩,就忘上洗手間了。我們當時也沒有注意提前幫她調整一下生活習慣,結果一開學,就出現了這么一個小插曲。所以,我覺得,為孩子入學作準備,這些孩子生活自理方面的細節家長千萬不能忽略。另外,在開學的第一天早晨,學校會破例讓家長陪孩子進學校、進教室,當家長要離開教室時,不要刻意地去叮囑什么,只要和平時一樣跟孩子說再見就行了。不然孩子可能會因此產生別扭情緒,拖著你的褲管大哭大鬧呢。

家園互動自然過渡

莊志玲(幼兒園教師,女兒李碧君,去年入讀蘆荻西小學)

現在很多幼兒園的幼小銜接工作都做得很好,像我女兒所在的荔臺幼兒園,從孩子升入大班后,就已經逐步模擬小學的學習、生活模式,開設了一些相關的課程,讓孩子提早適應小學的生活。孩子通過在幼兒園末段的學習,基本上已經打好了學習基礎。家長如果再在暑假里為其安排額外的知識培訓,那就會讓孩子感到壓力太大,從而對上小學產生一種畏懼。根據去年我女兒順利入學的經驗,我認為,家長只要和幼兒園互相配合,那么,孩子自然就能順利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

讓孩子對上小學產生自豪感

吳潔紅(銀行職員,兒子李舜哲,今年入讀荔灣實驗小學)

前一段時間,兒子在幼兒園畢業了。之后,他總是對我說,很舍不得幼兒園,很想念老師,擔心小學的老師會不會很兇,不去上小學行不行。我和其他家長聊天的時候發現,這其實是很多即將入學的孩子的共同想法。家長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心情,不要因此感到心煩。我的做法是,當孩子鬧別扭的時候,我就告訴他:哲哲是個很乖很棒的孩子,所以可以上小學去,其他又乖又棒的小朋友也會像你一樣上小學去。漸漸地,兒子現在對要去上小學就不再鬧別扭了,還產生了一種自豪感,很期待開學的日子呢。

交流中培養自覺性

周倩莉(全職媽媽,女兒陳旖琪,今年入讀耀華小學)

從女兒放假開始,我就讓她學習用畫或簡單的字寫日記,把關于上小學她自己想到的、看到的記下來,然后和她一起分享她日記里的“秘密”。對她所記錄的事情,我都表現得很感興趣,并且還會由衷地贊美她的進步,像字寫得漂亮啦、會寫很難的字啦、觀察得真細致啦等等。女兒覺得有媽媽和她一起分享,所以每天都會很自覺地去寫日記。這不僅是一種親子交流,可以讓我及時知道孩子對上小學的心理變化,同時也是培養孩子自覺性的一種方式。從7月15日起,孩子入讀的小學就已經提前上“預備課”,這些天,女兒都能自己起床、收拾書包,回家又自覺做功課,讓人滿意。和孩子一起發掘學習的興趣,對調整孩子入學前的心態很有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