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緩解嬰兒分離焦慮

父母每天撥出時間陪伴孩子, 唱歌、看故事書、擁抱等, 通過簡單的親子互動和遊戲, 讓孩子感受父母的關心和愛, 減少因分離產生的不適感。

一般而言, 孩子在未滿六個月以前, 只要有人能細心照顧他的需要, 不論是由誰來照顧似乎差別不大。 但是到了六個月之後, 孩子開始會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產生害怕的情形, 而他也會開始對他有反應的人, 如和媽媽、保姆之間產生一種特殊的“連接”, 而當孩子和某一特定個人產生密切的連接後, 才會有所謂的“分離焦慮”產生。

分離前應有緩衝期

所謂分離焦慮是指:當孩子和對他有反應的人面臨分離時,

Advertisiment
會產生一種不適應行為, 而這種不適應行為, 依不同年齡, 會有不同的行為反應, 例如:越小的孩子, 會表現出來緊緊抱著父母不放、害怕、非常愛哭;而較大的孩子, 則會有懼怕的表情出現、情緒非常不穩定、又叫又跳的、耍賴、哭躺在底上不起來等等。

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有分離焦慮的, 有些孩子面對陌生人或陌生環境, 絲毫沒有陌生害怕的情形, 而且還能和別人玩得很開心。 此外, 在和孩子分離的時候, 應該注意一些事項:

1、要有一段分離緩衝期:

當父母需和孩子分離時, 應有一段緩衝時間, 讓父母和接替者之間有角色的傳遞, 一方面讓接替者產生信心, 另一方面可讓接替者瞭解你照顧孩子的方式和態度。

Advertisiment
如果接替者能充分配合, 則能減少孩子面對分離時所帶來的焦慮和不適應行為。

2、有父母完整的照顧:

如果父母給孩子完整的照顧, 讓他對外在世界深具信心, 則孩子比較樂觀, 對幸福較有把握, 這樣就有足夠的能力去面對分離。 如果父母平日對孩子疏于照顧, 他的依賴的心理沒有獲得滿足, 所以當孩子面對分離, 會感到害怕、悲觀, 對環境的變動也比較不能適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