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消除消極情緒孩子的影響與危害

有人說看孩子就知道他的父母是什麼樣的, 正所謂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作為父母, 如果不學會控制自己的消極心理, 就會將這種情緒傳遞給孩子。 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 你有辦法嗎?

你的孩子不開心時, 作為父母, 你是怎麼做呢?看著很著急, 很希望他能高興起來吧。 有些父母可能會急於解決問題, “你就不能高興點嗎”(潛臺詞, 指責, 我看著你不高興, 感覺很不舒服);“開心點吧, 沒什麼大不了的”(試圖說服孩子, 放得開一點);“我們一起去玩玩(吃東西)吧”(轉移注意力, 希望他忘掉)。 孩子的不開心能解決嗎?答案是否定的,

Advertisiment
指責會給他增加一重壓力(不開心是不被接受的);勸說讓孩子覺得有道理, 可是做不到;轉移注意力, 把不開心暫時放開了, 但是不開心的原因在心中被壓抑下來了, 以後還會重現。

父母該如何做呢?讓我們來學習一下《什麼最重要》中媽媽的智慧吧。 這是一本很棒的繪本, 幫助孩子學會思考問題, 解決問題, 形成自己的價值觀。 其中媽媽智慧的聽和說, 輕鬆地解決了弗蘭奇斯克的問題。
弗蘭奇斯克很心煩, “都是老師害的”。 吃飯時看著盤子唉聲歎氣, 說“我不餓”, “媽媽又給他加了點調料和芝士, 但是他連嘗一口的欲望都沒有”。
給人的感覺孩子的問題很嚴重。 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 這位媽媽用了大量的傾聽, 話很少, 效果卻不一般。

Advertisiment

“怎麼了”——引出孩子的問題
“我想想”——提示孩子
“然後呢”——引發孩子繼續思考
“好啊”——支持孩子
“採訪完就可以玩了”——建議孩子

對話結束, 當孩子對問題解決有了眉目(雖然還沒解決), 他已經把緊繃著的心情放鬆了。 “媽媽又把盤子推近了些, 這次他總算吃了”。
在這個過程中, 媽媽的智慧體現在:
1. 全神貫注聆聽孩子說話
孩子大量的表述自己的思想, 媽媽都靜靜地聽, 不急著反映。 有人聽, 非常投入地聽, 對孩子就是一種支持。 孩子在描述問題的時候, 已經在進一步澄清自己的問題, 探索找解決問題方法。
2. 認同孩子的感受, 用簡短的回應支持孩子
陪孩子去感受他的焦慮和壓力, 使用簡單的回應, 鼓勵孩子進一步深入思考, 這些詞包括,

Advertisiment
嗯、噢、我知道了、然後呢。 孩子進一步梳理問題。
3. 簡單的建議
偶爾給一點支持和建議。 一定非常簡短, 試探孩子的反應。 孩子如果不採納, 接著鼓勵他自己思考。 當孩子提出解決問題的想法時, 即使不成熟, 鼓勵他去嘗試。
整個過程中這位媽媽的話語都非常簡短, 把思考問題留給孩子, 培養了孩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她沒有指責、說服、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而是靜靜地陪伴著孩子, 面對問題, 學著解決問題。
孩子為事情煩惱, 愁眉不展, 心情煩躁時, 我們往往會急著幫孩子解決問題, 想快點把孩子解救出來。 孩子解決問題的過程一旦被剝奪了, 孩子失去了成長的機會。 一方面, 孩子不能發展處解決問題的能力, 讓他無力感加強,
Advertisiment
覺得自己不行, 面對問題更加束手無策。 另一方面, 孩子形成依賴, 認為事情都應該別人幫著自己, 當外界無法幫助他時, 他會覺得世界虧欠了他, 形成更多的心理問題。
其實, 消極的情緒是孩子心理的一部分, 情緒背後的問題是幫助孩子成長的, 面對問題, 解決問題, 讓孩子能力得到提升, 信心增長。 讓我們像那位媽媽一樣, 智慧地陪伴著孩子面對消極情緒, 解決問題, 健康成長。

星寶寶小編說:隨著社會競爭的日漸激烈, 孩子來自于生活和學習上的壓力也會隨之日漸增大, 難免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 當孩子開始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 就會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驗和克服困難的決心, 或者是缺乏興趣。
當發現孩子存在負面情緒的時候,

Advertisiment
要找到導致孩子產生負面情緒的根源, 幫助孩子及時的消除負面情緒。 可以鼓勵孩子通過增加戶外活動、接觸新鮮美好的事物、增加親子互動等方式來吸取正能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