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教導學齡前的孩子

學齡期的孩子各方面能力發展迅速, 這個時候就需要有很好的教育來引導孩子, 發掘孩子的潛力, 家長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導師, 家長在這方面要做好積極的引導, 那麼, 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主要從哪些方面教育呢?

智育:早期進行智力教育重要的不是傳授深奧的科學知識, 而是要把開發兒童的智力作為重點即發展兒童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和想像力, 以及口語表達能力。 學齡前期的智力教育, 是為今後的教育打基礎的, 錯過這個時期, 以後再學習就十分困難了, 甚至無法補償, 比如口語就是如此。

Advertisiment
一個人如果在學齡前期沒有練習說話的機會, 待到成人後即使花費很大的精力, 也達不到正常人的口語水準。 我們要從培養兒童智力、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幾方面做準備, 而不能以識多少字, 學了幾冊算術作為兒童智力高低的標準。

德育:是指對兒童的品德教育。 人的品德的形成分析起來有三種因素, 即對品德的認識、情感和行為。 學齡前兒童對事物認識水準比較低, 許多抽象的道理還不能理解, 只能夠瞭解比較直接的、簡單的是非標準, 並且能夠培養一些待人接物的初步行為習慣, 如禮貌、善良、誠實等。 兒童的模仿性強, 社會上許多事情都會不知不覺影響他們, 如不主動地進行教育, 兒童則會自然而然地學會許多不良的行為習慣。

Advertisiment
因此, 品德教育要靠成人細緻地將教育內容滲透到兒童的全部生活中去, 絕不是僅靠說教、講大道理所能奏效的。

美育:是指對兒童的審美教育。 生活中有許多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會使人產生美的感受, 某些藝術形式就是將這些美的內容加以提煉、昇華的結果。 對兒童進行審美教育, 就是要培養他們有意識地體驗生活中的美、並教給他們初步的技能技巧, 來表現出自己美的感受, 甚至進行某些創造。 藝術形式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 大都用聲音、色彩或動作姿態來描繪, 這正符合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特點。 所以, 藝術形式能夠引起兒童的注意和興趣, 易使之受到藝術的感染和薰陶,

Advertisiment
如歌曲、樂曲、舞蹈、詩歌、美工、文學作品等都是對兒童知識經驗少, 理解和欣賞水準低, 生理上還不成熟所以只能選擇那些淺顯易懂的作品。

學齡前兒童, 在心理護理上應注意心理特徵。 此時的兒童抽象思維已經產生, 能夠對抽象的數概念有所認識;創造想像也已出現, 個別兒童還能畫出很新穎的畫面, 編出有情趣的小故事。 因此, 家庭生活環境和社會生活環境都要給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要讓兒童從日常的生活中, 感受真善美的陶冶, 通過耳濡目染, 培養兒童良好的品質, 使其心理在一種健康、向上、友愛的環境中得到發展。 在心理護理上, 要十分注意方法, 對兒童切忌採用粗暴簡單的訓斥, 這樣容易使兒童產生自卑心理;也不能採用遷就、縱容的方法,

Advertisiment
這樣就會使兒童產生不辨是非, 自以為是的心理, 採用正面引導, 循循善誘的方法, 如通過勞動培養兒童勤勞、助人為樂的品德, 讓孩子在心理上感受到勞動後的愉快及幫助他人後的快樂。 在兒童的心理護理上還應注意順其自然, 要和兒童教育、兒童保健緊密地結合起來。 護理得當, 可使兒童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齡前孩子的教育極為的重要, 家長要做好老師這個角色, 積極的引導孩子, 不斷發掘孩子的潛力, 讓孩子德智體美勞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做個值得父母驕傲的好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