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教孩子學會體會別人的好意

在日常生活裡, 父母不妨常常提醒自己和孩子心存感謝, 感謝送信的郵差, 感謝幫我們小忙的鄰居。 此外, 也去發現, 有些人做了使我們不愉快的事, 其實也是出於一番好意。 人有意未必就做得出有益的事, 有時候反而因為太好意而無意間傷害了別人, 如果我們能知道讓我們不舒服的人原本擁有一份善意, 的確是一件令人寬慰的事。

孩子也有很想幫忙卻越幫越忙的時候, 例如:搶著幫爸爸關門而碰翻了杯子。 這時候, 我們先別罵他, 如果能領他的情, 明白他的好意, 那麼我們和孩子都會很舒坦的。

Advertisiment

多體會別人的好心, 或許能增加對人性本善的信念。 抱持這種信念, 孩子也將有更大的機會遇到好心的人、善意的事, 而享受更多世間的情誼。 早為自己做準備

母性是天性, 任何女人當了母親以後, 都會竭盡自己的力量去保護、養育自己的孩子。 看到孩子從會笑、會翻身、會爬、會坐、會站到會說話、走路, 幾乎每天都在成長, 都在進步, 更會滿足愉快地沉醉在幸福感裡面, 而完完全全地忘了自我。 於是孩子的一哭一笑成了母親生活中的一切, 樂得她忘了關心丈夫, 也忘了閱讀書報。 很快地, 雖然帶大了孩子, 但是十多年的光陰已經一晃過去, 她已經跟丈夫疏遠, 跟社會脫節了。

更可怕的是她會發現孩子越大越不需要她, 連話都不想跟她說了,

Advertisiment
她會頓然感到孤獨寂寞, 也會開始後悔“切為孩子”的犧牲精神是多麼地冤枉!尤其想到同學歷的丈夫, 學生時代功課可能比自己差, 或者婚前同過事的丈夫能力並不見得比自己強時, 更會不服氣于丈夫把她當成“什麼都不懂”的黃臉婆。 於是自怨自艾, 越變越消沉, 或者嘮嘮叨叨, 成天找丈夫吵鬧, 到了更年期, 沒病也覺得有病, 搞得全家人愁眉苦臉, 再也找不回家庭的和諧和快樂了。

這樣的實例實在太多, 因此我要提醒年輕的媽媽們, 全心全力忙著照顧幼兒時, 不能忘了關心丈夫, 更不能忘了也充實自己。 我們的社會每天都在變化、進步, 如果思想、觀念與常識跟不上時代腳步, 要拿什麼話題跟文夫孩子聊天兒呢?自己什麼都不懂,

Advertisiment
能怪丈夫不愛說話、孩子不理人嗎?所以, 隨時提醒自己不與社會脫節是很要緊的。

早一點為自己做準備吧!孩子長大後還有一大段人生等著我們過。 不要忘了隨時吸收新知或及早培養一兩樣興趣, 好準備將來過快樂自處的生活。

總而言之, 充當家庭主角的我們, 要永遠開朗愉快, 一家人才能過得幸福美滿, 不是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