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教孩子別那麼在意成績?

兒子初中一年級, 從回家寫功課、吃晚餐, 自行前往託管全科班, 一直到洗澡後繼續複習功課, 完全自動自發。 晚上十點半他會看一下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 約十一點入睡。 他班排第一、校排第三, 但我一點都開心不起來, 因為他太在意成績了, 常擔心會考不好, 堅持去上全科班, 很傷腦筋!我們問他“會累嗎”, 他回“還好啦”。 我們該如何讓孩子對成績的要求不要那麼一板一眼?才初中就這樣, 以後將無法想像啊!

上善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兒童繪本作家何采諭回復:

在現今重視升學的社會, 您有這樣自動自發又學業出色的孩子,

Advertisiment
應該羨煞了許多家長;但孩子過度在意成績表現也為您帶來擔憂, 針對此部分, 以下方式提供給您參考:

瞭解氣質, 支持情緒:孩子在意課業, 應該其來有自。 您可以回想看看, 孩子幼時是否堅持度較高、好勝心較強、自我要求完美?如果是的話, 這是他天生的氣質, 有時候在調整上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 此外, 孩子已經國一, 習慣了這樣的模式, 可能在改變上需要耗費多一點的心力。 您可以回想看看, 孩子過去是否也曾表現出對成績的過度重視?孩子擔心考試成績不理想時, 會出現什麼樣的行為或情緒反應?過去他是否曾有成績未達預期, 而有挫折反應?您可以試著接納孩子的特殊性, 適時給予支持,

Advertisiment
並可將您的擔憂與他討論, 如:考慮到孩子的健康因素, 或是壓力與情緒對他生活的影響等。

訂立目標, 彈性調整:部分孩子在進入初中階段, 本身就會對未來的學習生活有所期許, 但也可能會受到家人、親友的期待所影響, 將之攬在自己身上, 無形中也擔負了壓力。 家長不妨邀請孩子談談他對未來的想法, 聆聽過程中切記不要太快給予評價與指導, 接納孩子所說、所想, 並用引導的方式, 提醒孩子沒有思考到的方向供其參考。 如此將有助於孩子思考彈性, 不致過於執著而產生壓力。

培養興趣, 轉移重心:從提問中看來, 孩子的生活除了補習與觀賞自己喜歡的節目外, 並沒有其他的娛樂或休閒。 家長或許可以利用週末時間,

Advertisiment
帶孩子出去走走、鼓勵孩子運動, 或是陪伴他進行親子活動(如桌上遊戲), 引導孩子放鬆心情, 並將課業學習中所遇到的壓力做適度宣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