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如何教12個月的嬰幼兒學會走路

(1)寶寶為何走路搖搖晃晃


剛學會獨立行走時, 寶寶走起路來總是搖搖晃晃, 像是隨時都可能摔倒, 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首先, 從寶寶的形體特點上看, 頭大、軀幹長、四肢短, 這樣就會頭重腳輕, 重心不穩。 其次, 寶寶的神經系統尚不完善, 支配動作的能力也較差, 當寶寶邁步時就不能及時調整身體的姿勢以保持平衡。 再者從動作的協調性來看, 行走需要上下肢、腰部等部位的協調, 但寶寶這時因腦發育尚不完善, 動作協調性較差, 常會出現多餘動作。 為了使身體平衡, 寶寶兩腳間距離就比較寬,

Advertisiment
以加大腳的支撐面積。 就是這樣, 寶寶走起路便搖搖晃晃, 欲倒不倒, 像個“小醉八仙”。 其實, 父母大可不必擔心, 只要在旁邊加以保護就行了。


(2)走路與多種因素有關


正常情況下, 寶寶滿周歲以後便會蹣跚邁步了, 但也有一些寶寶到1歲半還不會走, 讓父母很著急。 其實這樣的寶寶以後走得很好的例子是很多的, 父母不必過分憂慮。

寶寶學走路與各自的身體、神經、精神狀態的發育都有關係, 如果具備了身體基礎, 精神狀態又好, 他便會主動地學走, 自然很快就學會了。 如果寶寶在剛學步時便重重摔了一跤, 那麼必然會影響寶寶的積極性, 可能一連幾天甚至幾個星期內他都不敢去練習, 緊抓大人不放。 另外, 如生病也會使寶寶無意去練習走路。

Advertisiment
所以, 我們應保證寶寶身體的健康發育, 又要使寶寶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這些對寶寶行走等大動作的發展都有促進作用。 父母不可太心急, 過早地訓練寶寶走路可能會使寶寶出現“X”型腿和“O”型腿, 尤其是患有維生素D缺乏病的寶寶更是如此。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