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提升寶寶語言溝通的能力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伶牙俐齒, 那如何幫助孩子早學會講話呢?以下所介紹的親子溝通基本法, 便能協助各家長提升孩子語言溝通的能力:

1. 跟從孩子的意願及興趣:嘗試跟從孩子的意願, 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遊戲活動或玩耍方法。 這樣, 孩子才有興趣學習。 通過觀察、等待孩子表達及給予回應, 家長會更加瞭解孩子的能力和需要。

2. 多形容成人和孩子眼前的活動:在日常生活中, 多形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或看到的事物;或者在取得孩子的專注後, 給孩子描述家長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或看到的事物。

Advertisiment
當你每做一件事或看見一些事物時都加以形容, 你便可幫助孩子理解不同的詞彙及學習表達他感興趣的事物或你所做的事。

3. 多給予機會讓孩子表達:在日常生活中, 應儘量多給予機會讓孩子說出自己的需要。 不宜對孩子過份照顧周到, 並多給予孩子時間去表達心中所想, 不要急於替他說話或未說完的內容。 當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表達, 便提高孩子溝通的主動性, 給予孩子學習表達的機會。

4. 製造溝通的機會:有時候, 家長甚至更需要刻意製造機會讓孩子表達, 例如:每次只給予孩子一件玩具、或暫停活動等候孩子表達才重新開始、或刻意收起玩具等。 當家長制造機會讓孩子溝通時, 便鼓勵孩子多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想法。

Advertisiment

5. 多回應孩子的說話:當孩子表達心中所想後, 需要多作出回應, 比如你可以重複孩子的說話。 此外, 亦多給予孩子正面的鼓勵及讚賞, 例如:孩子說:“玩車”, 家長可以說:“是哦!玩車車”。 這樣, 可以更容易與孩子打成一片, 讓孩子知道你對他所做的和所說的是有趣, 孩子亦可能跟隨成人的回應而模仿說話。

6. 擴展孩子的說話:回應孩子的說話時, 可同時擴展孩子說話的長度, 例如孩子說:“玩車”, 家長便說:“是哦!(孩子名字) 玩車”, 把句子說得更合乎文法。 另外, 家長又可以延展說話的意思, 例如孩子說:“玩車”, 家長可以說:“是哦!這車開得好快”。 當家長根據孩子的能力, 在孩子原來的句子上再注入新的意思時,

Advertisiment
能提供孩子新的資料, 讓孩子在能力足夠時, 運用新的詞彙和概念。

只要你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中去, 孩子就能茁壯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