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護理>正文

如何對待小兒生長痛

生長痛是近些年來提出的新觀點, 其定義為兒童生長期間歇性發作的下肢疼痛。 在2~8歲的小兒中發生率很高。 表現為小腿骨或肌肉疼痛, 偶爾也發生于足部或大腿。 疼痛一般在晚上臥床后出現, 甚至入睡后突然疼醒, 常反復發作, 令家長驚恐不安。 此種疼痛與其它腿部疾患的最大區別在于疼痛來的突然, 好得也快, 白天能跑能跳, 玩耍自如, 腿部外觀不紅不腫, 沒有傷痕, x線檢查和化驗也無異常發現。

生長痛是怎樣產生的呢?現代研究認為, 處于生長發育期且發育較快的小兒, 骨骼(尤其是長骨)在增長時,
Advertisiment
附著于骨骼上的肌肉被牽拉, 傳至痛覺神經而產生疼痛的感覺。 由于人的生長激素絕大部分是在睡眠時分泌的, 因此, 小兒的生長性疼痛就有了白天不痛夜間痛的特點。

生長痛是一種生理現象, 預后良好, 不需治療, 隨著年齡的增長, 疼痛發作會逐漸減少、減輕和消失, 不會落下什么后遺癥。 發生生長痛的小兒除暫時減少活動外, 還要注意腿部保暖, 注意膳食營養, 多吃一些含鈣質、蛋白質的食物。 疼痛嚴重時可用輕柔的手法進行按摩, 盡量不用止痛藥物。

此外, 還有部分孩子膝關節疼痛, 但外表不紅不腫, 這是因孩子活動過度, 引起的疲勞性膝關節痛, 適當休息即可緩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