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特殊教育>正文

如何對待兒童的性游戲

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

“胡老師:這段時間晚上睡覺前和親親一起閱讀《成長與性》, 那天我們讀“男孩的生☆禁☆殖☆禁☆器官”。 我問親親有沒有見過男孩尿尿, 她說沒有。 我指著圖告訴她‘這是陰☆禁☆莖, 又叫小雞雞’。 她馬上就說, 我知道小雞雞呀, 我還摸過!我不露聲色繼續問她, 你什么時候摸過呀?她說, 我和一一(一個小男孩, 化名)一起上廁所, 我們倆并排。 尿玩以后我就看了他的小雞雞, 我還摸了一下。 然后他也看了我尿尿的的地方, 也摸了我一下。 ”……

這兩個孩子之間的行為就是性游戲。

3歲左右的兒童, 隨著性心理的發展,
Advertisiment
開始了對同性和異性身體的好奇, 于是開始了相互的探索。 兒童的性游戲表現為:互相看或摸生☆禁☆殖☆禁☆器、男孩間比較生☆禁☆殖☆禁☆器的大小、男孩小便時比較誰的尿能夠尿得更遠、醫生與病人的游戲(醫生為病人檢查身體、生☆禁☆殖☆禁☆器部位等)、模仿成年人親吻和擁抱、生孩子的游戲、結婚的游戲等, 兒童通過這樣的游戲, 了解和模仿成年人的社會。 雖然兒童的有些行為在我們成年人看來是不符合成年人的道德標準, 但對于兒童來說, 特別是對于性發展中的兒童來說, 這是他們自然的表現, 這種表現是不帶色☆禁☆情意味的, 主要是出于好奇和求知的心理。 而基于這樣心理的性游戲不會給兒童帶來心理傷害。 這與性侵害是不同的概念。
Advertisiment
關于兒童被性傷害后心理及行為的變化我將在下次的博客中與朋友們交流。

父母發現兒童玩性游戲時, 常見的反應是緊張、憤怒、斥責、打罵孩子, 這樣做的結果使孩子將性☆禁☆器官、性活動與下流、羞恥、罪惡等聯系在了一起, 產生自責、內疚的心理。 這對于兒童性心理的發展是不利的。 父母見到兒童玩性游戲時的這種反應和態度, 對兒童的心理傷害是非常大的。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發現兒童玩性游戲的時候, 特別是與生☆禁☆殖☆禁☆器有關的性游戲, 平靜地將孩子引開, 并告訴孩子身體的哪些部位是隱私部位, 如何保護身體的隱私部位(用畫圖的方式), 具體的做法可以參考我的博客中“如何教孩子保護身體的隱私”這篇文章。 也可以參考我的《成長與性》這本書(圖文并茂的漫畫書)。
Advertisiment


在李躍兒教育網上, 我的專欄里有一個關于父母與孩子分床或分房的帖子, 我一直主張父母與孩子越早分開睡越有利于孩子的發展, 如果孩子經常有機會觀察到父母性☆禁☆生☆禁☆活, 孩子的性意識和性情緒會被提前喚醒, 還會模仿父母, 在游戲中嘗試性☆禁☆交的動作。 還有的父母, 認為孩子很小, 看色☆禁☆情影片不回避孩子, 這些孩子在游戲中也會模仿色☆禁☆情片中的性動作。

前幾天收到一個案例, 也是這個案例讓我今天決定寫這篇博客, 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爸爸媽媽真正懂得愛護自己的孩子。

“一個多月前的一個周末, 丈夫的朋友帶著5歲的孩子來我們家作客, 是個男孩, 他的父母常跟他一起看黃色色☆禁☆情電影……..中午時候,我有要事外出,女兒中午要午睡,
Advertisiment
丈夫和朋友們在打麻將, 留下兩個小孩。 兩個小時以后我回家了, 丈夫還在打麻將, 家婆在房里睡著了, 就是不見了兩個小朋友。 我很著急地找他們, 后來發現客房的門鎖上了, 我斷定他們就在里面, 我敲了一下門, 喊了幾聲, 等了片刻然后用鑰匙打開了房門, 兩個小孩子慌慌張張地從被窩里跳了出來。 我的直覺告訴我, 他們也許在玩一些不好的游戲, 我努力的控制自己, 不要嚇壞小孩, 也許他們不是我想像的那樣, 即便是, 他們也只是好奇相互撫摸一下而已, 他們根本還不懂得性……。 冷靜下來以后, 我支開了朋友的孩子, 心平氣和地問女兒剛才他們在做什么游戲,
Advertisiment
女兒只是一個勁地搖頭, 并且說“我怕說了后你會罵我。 ”問是問不出結果, 我只能把事情擱置。 兩天后, 我和女兒在做游戲, 我對她說:媽媽好想跟你做好朋友, 我希望你可以把那天你和哥哥做的游戲教給媽媽, 讓媽媽以后也可以跟你一起玩”。 女兒高興的答應了, 她讓我躺下, 她自己坐到我的肚子上, 她告訴我, 生小孩是這樣子的……也許是女兒發現了我的不悅, 很快就停止了, 可我心里還是松了口氣:只是這樣而已!又過了好多天, 女兒突然說要跟我玩母雞孵雞蛋的游戲, 我答應了她, 她還是讓我趴下, 然后把我的褲子拉下, 然后她竟舔我的屁股…….天啊!我馬上制止了她的行為, 并且重復的告訴她, 女性的某些部位是不能隨便讓人觸摸的, 除此以外,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跟她說,該如何對她進行教育……”

這位母親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當她發現女兒的游戲后,沒有傷害孩子的心理,冷靜地處理并告訴了孩子保護自己身體的隱私。

兒童的成長就是這樣,在他們的成長中,有一些行為是不符合我們這個社會的道德和行為準則的,但那是他們的自然表現,也可以說是天性的一部分,正是因為這樣,才需要我們做父母的時刻關注孩子,懂得他們成長的規律,然后幫助他們成長為懂得并遵守我們社會道德規范的人,這也是兒童在社會化需要得到良好教育的關鍵。只有懂得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才能夠真正幫助孩子,孩子得到的愛才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愛!智慧的父母才能夠做到這一點。

文/胡萍1

除此以外,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跟她說,該如何對她進行教育……”

這位母親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當她發現女兒的游戲后,沒有傷害孩子的心理,冷靜地處理并告訴了孩子保護自己身體的隱私。

兒童的成長就是這樣,在他們的成長中,有一些行為是不符合我們這個社會的道德和行為準則的,但那是他們的自然表現,也可以說是天性的一部分,正是因為這樣,才需要我們做父母的時刻關注孩子,懂得他們成長的規律,然后幫助他們成長為懂得并遵守我們社會道德規范的人,這也是兒童在社會化需要得到良好教育的關鍵。只有懂得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才能夠真正幫助孩子,孩子得到的愛才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愛!智慧的父母才能夠做到這一點。

文/胡萍1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