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如何增強寶寶入園後的自理能力

對於剛入園的寶寶往往都哭鬧不止,在加上自理能力很差,所以常常讓老師感到很苦惱,也往往忙得不可開交,以下是多年從事幼教的老師所總結出的工作經驗,可以供老師或家長們借鑒!

1、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現在的幼兒大都是獨生子女, 是家長的“小皇帝”“小公主”, 家長對孩子也是百依百順。 比如飲食方面, 許多的孩子都是喜歡吃肉, 不喜歡吃青菜, 挑食的現象非常嚴重。 進入幼稚園以後, 我們老師可以通過實物、圖片、課件等方法讓幼兒瞭解吃蔬菜的好處, 必要時帶幼兒到廚房參觀叔叔阿姨怎樣為小朋友做出美味可口的飯菜。

Advertisiment

還可製作“不挑食的好寶寶”的評比欄, 鼓勵幼兒不挑食, 儘量把飯菜都吃完, 不要剩飯、倒飯, 讓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培養幼兒良好的睡眠習慣。

午休的品質直接影響到下午孩子是否有精力參加活動。 原來帶過小班的一位女孩因為沒有睡午覺, 下午吃加餐的時候竟然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所以一定要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首先要給幼兒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午休環境, 比如:可以給幼兒放輕音樂, 讓幼兒在優美、舒緩的音樂中安睡;其次要安撫幼兒的情緒, 讓幼兒安靜、愉快的進入睡眠狀態。

3、培養幼兒良好的盥洗習慣。

小班幼兒的抵抗力較差, 也比較容易被傳染,

Advertisiment
所以要把好盥洗這一關, 防止病從口入。 可以把洗手的順序編成一個兒歌教給幼兒, 先引起他的興趣, 他們就非常喜歡洗手了。

冬天的水比較涼, 老師可以為幼兒準備好溫水, 有條件的幼稚園可以安裝熱水器。 有了熱乎乎的水, 孩子們更喜歡洗手了。

4、培養幼兒良好的排泄習慣。

教過小班的老師都知道小班幼兒經常有尿褲、拉褲的現象。 這就需要與家長配合, 讓幼兒養成良好的排泄習慣。

5、培養幼兒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班幼兒自理能力較差, 所以當老師面對三、四十個孩子時就有點手忙腳亂。 比如大多數幼兒不會穿鞋, 老師就要一個個的穿, 既耽誤許多時間, 老師還特別的累。

如果讓幼兒學會自己穿鞋, 既讓他學會自己動手,

Advertisiment
又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 因此一定要培養幼兒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隨著天氣的日漸寒冷, 幼兒的衣服穿的越來越多。 進教室要脫外套, 出去做操、戶外活動要穿外套。

想要儘快的管理好孩子就應先教會孩子們學會自理,只有這樣才不至於忙的頭重腳輕,從各個方面來培養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習慣,不僅僅是對其現在有好處,也對孩子的將來有很大的益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