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做三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很多小時候被稱作“沒出息”的孩子, 長大後反而越來越棒, 最後成為了社會的精英。 而有些孩子小時候都被大家叫“小神童”, 長大後也不過如此。 俗話說三歲看大, 七歲看老, 這都歸咎于家庭教育對孩子未來成長的影響, 所以在家庭教育的道路上一定要走正確的步伐, 否則會導致孩子小時了了, 大未必佳。

1.多多鼓勵

孩子更加喜歡聽到別人的讚揚和鼓勵, 這會讓孩子心情愉悅, 並且更有自信和動力。 如果父母對孩子抱有期望卻不鼓勵孩子, 而總是批評孩子, 以激勵孩子更加向上奮發圖強, 其實很多時候起到的都是反作用。

Advertisiment
批評孩子時孩子內心煩躁, 缺乏認同感, 缺乏自信心, 從而更加容易失敗。

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做的事情表現出積極的態度, 就會打消孩子遇到失敗或者挫折時的沮喪情緒, 讓孩子能夠重整旗鼓, 重拾信心。 但是這並不是要家長不分情況的隨便鼓勵, 要給孩子制定一個略高於他能力的目標, 通過孩子的努力而取得更進一步的成績, 表揚的是孩子努力的過程, 而非孩子獲得成就。

2.讓孩子獨立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事情總是過分操心, 恨不得自己代替孩子做了所有的決定和所有的事情, 可是這樣只會讓孩子失去了獨立自主的能力。 家長應該鍛煉孩子獨立思考, 自我做主的能力, 在生活中培養他的觀察能力,

Advertisiment
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所以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多玩一些益智類的遊戲, 多讀書, 多讓孩子思考故事裡的寓意, 讓孩子自己動腦子。 在家裡家長也不要事事都幫孩子決定和代勞, 屬於他自己的事情讓他去動手, 比如每天寫完作業收拾書包等, 這個週末想去哪裡玩等等, 都可以讓孩子自己來做, 這樣孩子會更獨立, 而且成長起來也會更快。

3.多陪伴孩子

家長的陪伴對於孩子來說就是無聲的愛, 尤其是對於現在工作較忙的爸爸媽媽們來說, 每天你有多少時間陪著孩子呢?週末你會陪孩子去遊樂場嗎?你陪孩子是全心全意呢還是只是坐在他的旁邊玩手機呢?有沒有每天晚上都陪孩子讀一個故事呢?

Advertisiment

其實這些小事每天都可以陪孩子一起做, 而且陪伴孩子要提高品質。 有些時候家長陪在孩子邊上, 他在看動畫片, 而你卻是在玩手機, 這不叫陪伴, 這只能叫坐在一起。 放下自己手頭的工作、手機、電腦等, 每天抽出一個小時, 哪怕半個小時, 全心全意的陪著孩子玩遊戲, 講故事, 對於孩子來說都是珍貴的。 多陪孩子, 才能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愛, 否則你會發現孩子和你變得不再親近, 一轉眼他都長大了, 不再需要你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