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外國爸爸眼中的生產經歷

講述生孩子的故事, 這是媽媽們的特權。

在孩子出生之後的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裡, 你妻子會反反復複地對別人(主要是對女人)講述生孩子時的故事, 所有的聽眾都聚精會神。 那些最近也生了孩子的新媽媽們, 會不失時機地打斷你妻子, 講述她們自己的故事, 而那些還沒做媽媽的, 臉色陰晴不定, 心裡琢磨著有朝一日自己生孩子時能不能應付得來。

不過這一次, 讓我們聽聽爸爸們的故事吧。 沒錯, 我們沒經歷過難以形容的宮縮之痛, 脊柱上沒有插管子, 肚子上也沒有縫針, 但我們在場, 一直都在。

Advertisiment

克裡斯, 34歲, 1個孩子的父親:我們上午8點到了醫院,

8:47分阿努克就出世了。 我們是在家裡熬過宮縮的。

醫生告訴過我們:不到最後一刻不要去醫院, 所以我妻子到了婦產科接待處時都已經撐不住了——顯然, 接待處的小護士們不希望我妻子把孩子生在這兒, 所以她們麻利地把她抬上產床, 直接送進了產室。

我希望我妻子能嘗試水中分娩, 她也是這麼想的, 可是時間來不及了:阿努克已經迫不及待要出來了——他就出生在產房的地板上。 我還記得他出來時的樣子, 實在太奇妙了:先露出腦袋, 兩隻肩膀跟著擠出來……有意思的是, 當時助產士竟然問我妻子需不需要鏡子(好看看孩子是怎麼出來的——不用說, 她沒要)。

科林.33歲, 1個孩子的父親:當時我在公司,

Advertisiment
接到電話得知蘇珊娜的羊水破了, 我立刻準備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趕回家, 不料她卻讓我別犯傻, 等下了班再回家……孩子沒那麼快出來。

果然如此。

那天傍晚我們花了好一陣工夫在外面散步, 去吃了咖喱飯。 接近午夜時宮縮才規律起來。 我們給醫院打了電話.醫生讓我們過去, 然後給蘇珊娜做了產檢, 發現她只開了一指, 於是我們又回了家, 當時大約是淩晨6點。

等到下午5點左右, 宮縮的頻率快了起來, 強度也加大了。 大約7點鐘, 我再次給醫院打電話。 這次醫生告訴我:床位滿了。

滿了, 聽起來像在說停車場。

醫生建議我們就近去身邊的醫院——可我有朋友去過那裡, 親身經歷過那兒的恐怖, 所以我們決定等, 一直到不敢再等下去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我又給醫院打了電話。 當時是夜裡10點, 我抱著最後一絲希望, 希望那裡有床位——這次真的有了。

我們飛奔過去, 以為去了就可以生。 誰知還是不行, 蘇珊娜仍然只開了一指。 不過至少我們搶到了床位, 誰也別想趕我們走。

醫生給蘇珊娜注射了一點呱替丁, 於是我們好好休息了4個鐘頭——我倆都太需要休息了。 蘇珊娜已經耗了將近兩天, 我最擔心到了真正要分娩的時候, 她會完全精疲力竭。 淩晨4點鐘, 呱替丁的藥效完全過去了, 於是醫生又給蘇珊娜做了一次產檢。

這次開到了四指。

又過了4個小時, 開到六指。 2個小時之後再檢查, 還是六指。

接下來的操作突然變得專業起來。 我們被帶到手術室, 蘇珊娜的身上被裝了監視器,

Advertisiment
護士又給她注射了催產素, 希望能加快宮縮的頻率和強度。 劇痛來了——很快蘇珊娜就受不了, 要求做硬膜外麻醉。

正當麻醉師在她背後尋找合適的插管位置時, 監視器顯示胎兒的心率突然急速下降。 這時, 我才第一次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突然, 蘇珊娜發出一聲驚天動地的尖叫。 已經可以看到胎兒的頭了!醫生為她做完麻醉之後, 就幫她推肚子, 不斷地推, 又扶她坐在分娩椅上, 腳踩兩個馬鐙一樣的翹腳墊。 90多分鐘過去了, 助產士對醫生說需要胎頭吸引器。

幸運的是, 她還沒用上吸引器, 伊莎貝拉就自己鑽了出來。 剪斷臍帶以後, 分娩終於結束了。

推薦閱讀:水中分娩的好處有哪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