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德國爸爸不光掙錢養家 還要拼命陪娃

養生之道網導讀:

其實, 讓爸爸和孩子一起玩的倡議, 在努力為孩子營造完整、幸福的家庭氛圍的同時, 也能讓男人充分體驗到爸爸這個角色的魅力。

Advertisiment

文 / 程丹梅(德國)

德國一個社區的超市前有一則這樣的大看板, 上面寫道:請每天跟你的孩子玩15鐘!落款是德國政府一個家庭機構, 旨在讓繁忙的爸爸每天盡可能地和孩子在一起玩, 哪怕時間不長。

德國雖然是以男人掙錢養家、在各個領域執掌大權為主的國度, 但越來越多的德國男人開始重視家庭。 其實, 和孩子玩兒, 一直是德國人的傳統。 尤其是週末。 早晨的麵包店外, 一水兒是爸爸在帶著孩子排隊, 一面聊天, 一面等待新鮮出爐的麵包;散步時, 路過任何一家的花園, 都會聽到樹圍欄後面爸爸和孩子嬉戲玩耍的笑聲;午後去公園的路上, 又會看到一道溫馨的風景:一個小小的自行車隊在行進,

Advertisiment
最前面是爸爸, 然後是階梯般個頭的小孩子, 最小的可能只有二三歲, 騎著板凳車, 爸爸不時停下來等那個最小的還在東張西望、心不在焉的傢伙……

德國爸爸的重要任務

德國爸爸擅長帶孩子玩, 還有更重要的任務, 就是策劃、操辦孩子的生日。 十幾年來, 我兒子每次的生日聚會都充滿創意和美好的記憶, 自然少不了他爸爸的功勞!我家地下室至今還存有兒子4歲生日時的一個紀念品:木偶戲台。 那天, 我先生給到場來為兒子慶祝生日的小傢伙們表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木偶戲, 他讓十幾個玩偶在手裡交替出現, 嘴裡變換著腔調地說臺詞。 一會兒是爸爸, 一會兒是兒子;一會兒是員警, 一會兒是個老太婆……孩子們被吸引得都快鑽進戲臺了,

Advertisiment
緊張、大叫、捂頭、遮眼, 直到最後笑破了肚皮……所有的孩子都在對我兒子說:“你爸爸真酷!”兒子度過了一個永生難忘的生日!

沒錯, 兒子十分以他爸爸為傲, 因為爸爸總能夠在他需要時, 成為他最好的玩伴。 尤其是晚上下班回家後, 爸爸總要和兒子痛快地玩耍。 那時的爸爸, 只聽兒子的指派:一會兒去修理玩娃娃家時假裝壞了的煙囪, 一會兒被當馬騎, 被指揮得暈頭轉向, 卻還樂此不疲。 我們還經常在一起玩情景遊戲, 記得一次玩“鵝、狐狸和獵人”的遊戲時, 兒子指派1米86的爸爸扮演大鵝, 於是只見我老公把雙手放在後面做鵝的尾巴, 搖搖擺擺地往前跑, 而我則扮演狐狸在後面追他, 但是鵝跑得太快我追不上,

Advertisiment
兒子扮演的獵人則因為同情我這只小小的“狐狸”, 把獵槍對準了“大鵝”, 全家抱在一起大笑。 這是隨便某個傍晚我家的生活片段, 不具特殊性, 卻有德國家庭的普遍性。

因為太忙, 所以珍視

德國爸爸珍視和享受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光, 不是因為很悠閒, 恰恰是因為他們覺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太少了, 社會壓力和繁忙的工作迫使他們不得不以工作為重, 才要給孩子更多一些高品質的相處時光。 我家晚飯後的時間是屬於爸爸和孩子的。 如果這時有人來電話, 我先生會長話短說。 如果有人請他外出, 往往會遭到拒絕。 這個時間他要雷打不動地陪孩子玩, 偶爾我有事打斷他們, 讓老公去做點什麼時, 他都會很委屈地說:“好不容易和孩子玩一會兒,

Advertisiment
你又來使喚我!”我的好朋友英姆克的丈夫拉爾夫每天下班很晚, 但每次都能趕在孩子們上床入睡前說聲晚安。 如果能早些回來, 他會給孩子念睡前故事。 一旦哪天回家太晚, 孩子已經睡著了, 拉爾夫就會很不安, 發誓第二天一定要早回來, 和孩子們說聲晚安他才心裡安穩。 尤斯特是3個孩子的爸爸, 他過去常常出差, 但隨身必帶孩子們的照片。 想念孩子時, 這個一米九幾的大男人會掉眼淚。

爸爸自己也有收穫

其實, 讓爸爸和孩子一起玩的廣告, 與其說是在號召爸爸們和孩子玩, 毋寧說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完整的家庭生活氛圍的同時, 讓男人充分體驗到爸爸這個角色的魅力。 就像我不久前在報紙上看到的一則消息:最近當了爸爸的德國發展部長德克·尼貝爾建議男人們一定要過“爸爸的月子”。 “在人的一生中,這樣一個機會不會再來。”他肯定地說。他還說道:“人們可以在‘爸爸過程’裡學到很多儘快作出決斷的能力!你看,當你正給小Baby換尿布,電話響了,然後有人按門鈴。就在這一刻,孩子尿了。你不禁要問:在次序上哪個該排在第一個呢?”哈哈,看來,和孩子在一起,不光是孩子得益,爸爸也會有不少收穫呢!

“在人的一生中,這樣一個機會不會再來。”他肯定地說。他還說道:“人們可以在‘爸爸過程’裡學到很多儘快作出決斷的能力!你看,當你正給小Baby換尿布,電話響了,然後有人按門鈴。就在這一刻,孩子尿了。你不禁要問:在次序上哪個該排在第一個呢?”哈哈,看來,和孩子在一起,不光是孩子得益,爸爸也會有不少收穫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