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季腹瀉高峰要來了,家長們準備好了嗎?

事實上, 除了秋季腹瀉比較常見之外, 夏季不注意個人飲食衛生, 腹瀉也是很容易發生的。 預防小兒夏季腹瀉, 專家建議, 只要管住好寶寶的手與嘴, 就能大功告成。

1. 管好手——孩子家人勤洗手

為了防止"病從手入", 家長要督促家人和孩子勤洗手, 尤其是以下情況, 需要徹底地清洗雙手:準備食物前;每次做飯時, 在輪流接觸生、熟食物之間;吃飯前;上衛生間後或給孩子換尿布後;處理垃圾後或打掃衛生後;照料動物或與動物嬉戲後;照顧患病的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員後。

為了達到有效驅除病原菌的目的,

Advertisiment
洗手也必須有一定的程式。 除了使用肥皂洗淨肉眼可見的污漬, 並徹底沖洗乾淨以外, 完全擦乾雙手也是洗手的一個重要步驟。 如果沒有徹底地擦乾雙手, 病原菌很容易在潮濕的表皮上殘留並迅速繁殖。 使用不清潔的擦手紙或擦手毛巾, 也可能再次被病原菌污染, 前功盡棄。

2. 管住嘴——孩子別吃生冷、不潔食物

為了防止"病從口入", 千萬不能給孩子吃不潔食物, 還要注意儘量避免讓孩子生吃動物性食物, 如生魚片、半熟的雞蛋等, 因為生吃食物, 特別是肉、魚、蛋等是夏季招致沙門氏菌感染的重要原因。 此外, 冷凍食物如霜淇淋, 還容易感染李斯特菌, 所以夏季應儘量少給孩子吃霜淇淋。 生吃的瓜果蔬菜一定要用流動水沖洗乾淨,

Advertisiment
儘量去掉外皮後食用。

小兒腹瀉時如何補充食物與水分

一、腹瀉寶寶水的補充

腹瀉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容易造成脫水, 世界衛生組織在治療腹瀉方案提出:"很多腹瀉病人的死亡是脫水引起的。 僅僅通過簡單的口服補液的方法就能夠安全和有效地治療90%以上各種病因和各年齡患者的急性腹瀉。 "

為此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服補液鹽, 簡稱ORS液, 是治療小兒急性腹瀉脫水行之有效的一種首選療法, 而且ORS液配製簡便, 家長可以在家中配製。 其配製方法是氯化鈉(食鹽)3.5克, 碳酸氫鈉(小蘇打)2.5克, 氯化鉀1.5克, 葡萄糖或白糖20克, 加溫開水1000毫升。 將配製用的容器洗乾淨, 進行煮沸消毒備用。 也可以在家庭中使用其它液體來預防脫水。

Advertisiment

用法是患兒願意喝多少就給多少, 直到腹瀉停止。 小嬰兒, 可以使用點滴器或沒有針頭的注射器, 每次少量地將溶液送入其口中。 2 歲以下的兒童應每1-2 分鐘給予一茶匙溶液;較大兒童(和成人)可以直接從杯中少量多次地喝。

對嘔吐的寶寶, 要少量多次的喂, 每次喂20~30毫升, 兩次間隔5~10分鐘, 要一口一口地喂下, 否則容易加重嘔吐, 也可喂一些含鹽飲料, 如含鹽米湯或含鹽優酪乳, 但應該避免給能夠引起滲透性腹瀉和高鈉血症含糖飲料, 如:市售含二氧化碳飲料、市售果汁、甜茶。 當然明顯的脫水還是應對去醫院。

2. 有關腹瀉的飲食:

腹瀉既是水分和電解質丟失, 也有營養性物質的丟失, 這就是寶寶腹瀉後幾乎都明顯變瘦了的原因。

Advertisiment

腹瀉期間, 食物攝入減少、營養素吸收減少共同導致體重減輕和生長停滯, 另一方面, 營養不良又加重腹瀉、延長病程, 使營養不良患兒的腹瀉次數可能更頻繁。

正確的應對方法是腹瀉期間要應該鼓勵患兒正常飲食, 繼續給予嬰兒常吃的食物, 以保障孩子發育和增加體重充足的營養, 同時進食也能加速正常腸功能, 包括消化和吸收多種營養素的能力恢復。 相反, 限制飲食會導致兒童體重減輕, 腹瀉病程加長, 並且腸功能恢復較緩慢。

●母乳餵養嬰兒, 不論年齡多大, 就應該按需哺乳。 鼓勵母親增加哺乳次數和時間。

●非母乳餵養的嬰兒應該至少每3小時喂一次奶(或嬰兒配方奶粉), 盡可能用杯子餵奶。

●混合餵養的6個月以下嬰兒應該增加母乳餵養。

Advertisiment
隨著患兒病情的好轉和母乳餵養增加。

當餵奶後腹瀉加重, 要注意乳類中的乳糖耐受性, 這應去醫院尋求醫生諮詢處理。

如果兒童能夠吃比較軟的食物的, 除牛奶以外, 應該給予穀物、蔬菜和其它食物, 並要精心烹調、搗碎或磨碎以使它們容易被消化;發酵食物容易被消化。 奶應該同穀類食品混合, 或加入肉、魚或蛋。 患兒每3或4小時進食一次(一天6 次)。 患兒對少量多次餵養比大量少次餵養的效果更佳。

腹瀉停止後, 繼續給予能量豐富的食物, 並且每天進食次數應該比平常多, 至少持續兩個星期。 如果患兒已經發生營養不良, 在患兒身高別體重恢復正常前, 應一直給予額外的進餐次數。

寶寶腹瀉的家庭護理:

1、注意護理好寶寶的臀部

小兒腹瀉後,肛門周圍皮膚會發紅,嚴重者局部破潰、發炎。因此,對小嬰兒要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後,要用溫水清洗屁股,以防尿道感染及臀炎。避免用紙巾或濕布用力擦拭,以免造成局部皮膚損傷。如果臀部已經發紅,應清洗後塗一些鞣酸軟膏。

2、給患兒適當的易消化飲食

寶寶腹瀉期間應忌食生、冷、油膩食物,如瓜果、飲料、油炸食物等;而應給予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湯、菜湯、米粥、不含乳糖的牛奶等。

3、給患兒口服足夠的液體以預防脫水

對於小嬰兒宜提倡母乳餵養,對大一點的孩子要鼓勵孩子多飲水,可飲用醫生開的口服補液鹽(ORS),加1000ml的溫開水稀釋,隨時服用;也可自製糖鹽水,具體配製方法是:開水500ml加兩小勺白糖及半啤酒瓶蓋鹽;或米湯500ml加半啤酒瓶蓋鹽。這兩種液體,均應少量多次服用,以免嘔吐而影響療效。

4、注意個人衛生

家長在護理過生病的寶寶後要及時洗手,以免細菌或病毒再污染別處,反復感染。

5、孩子腹瀉時家長最需要記錄和關心一些問題

包括:腹瀉前有無不適表現、是否有發熱、嘔吐、是否精神萎靡嗜睡;腹瀉次數和顏色、性狀;排尿量和間隔時間,特別是就診前最後一次排尿時間;預防脫水可少量多次飲淡糖鹽水,若4小時內沒有排尿,應該到醫院輸液;

體溫超過38.5℃時服用退燒藥;留取大便標本置於小瓶、小盒或保鮮膜內,排便後2小時內送到醫院檢測,檢查項目除了大便常規,還要有輪狀病毒抗原,根據情況還應做大便細菌培養。

寶寶腹瀉的家庭護理:

1、注意護理好寶寶的臀部

小兒腹瀉後,肛門周圍皮膚會發紅,嚴重者局部破潰、發炎。因此,對小嬰兒要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後,要用溫水清洗屁股,以防尿道感染及臀炎。避免用紙巾或濕布用力擦拭,以免造成局部皮膚損傷。如果臀部已經發紅,應清洗後塗一些鞣酸軟膏。

2、給患兒適當的易消化飲食

寶寶腹瀉期間應忌食生、冷、油膩食物,如瓜果、飲料、油炸食物等;而應給予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湯、菜湯、米粥、不含乳糖的牛奶等。

3、給患兒口服足夠的液體以預防脫水

對於小嬰兒宜提倡母乳餵養,對大一點的孩子要鼓勵孩子多飲水,可飲用醫生開的口服補液鹽(ORS),加1000ml的溫開水稀釋,隨時服用;也可自製糖鹽水,具體配製方法是:開水500ml加兩小勺白糖及半啤酒瓶蓋鹽;或米湯500ml加半啤酒瓶蓋鹽。這兩種液體,均應少量多次服用,以免嘔吐而影響療效。

4、注意個人衛生

家長在護理過生病的寶寶後要及時洗手,以免細菌或病毒再污染別處,反復感染。

5、孩子腹瀉時家長最需要記錄和關心一些問題

包括:腹瀉前有無不適表現、是否有發熱、嘔吐、是否精神萎靡嗜睡;腹瀉次數和顏色、性狀;排尿量和間隔時間,特別是就診前最後一次排尿時間;預防脫水可少量多次飲淡糖鹽水,若4小時內沒有排尿,應該到醫院輸液;

體溫超過38.5℃時服用退燒藥;留取大便標本置於小瓶、小盒或保鮮膜內,排便後2小時內送到醫院檢測,檢查項目除了大便常規,還要有輪狀病毒抗原,根據情況還應做大便細菌培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