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季寶寶游泳 警惕感染外耳道炎

炎熱的夏季很多孩子喜歡游泳, 在享受游泳的同時, 有的孩子會出現耳朵癢、疼痛, 有分泌物, 這種情況可能是患了外耳道炎, 又稱“游泳者耳病”。 那麼, 如何預防和治療外耳道炎呢?

夏天兒童外耳道炎的原因有哪些?

在孩子游泳時或在做其它活動時由於水進入外耳道造成外耳內局部皮膚感染。 游泳時由於外耳道潮濕的環境促進了細菌的生長, 同時也引起外耳道皮膚軟化, 這樣細菌就入侵外耳道局部的皮膚造成局部炎症, 從而引起外耳道的感染並多伴隨疼痛。 經常用棉簽掏耳朵或抓搔外耳道時也會引起感染。

Advertisiment

夏天兒童外耳道炎的症狀

早期症狀:鼓室黏膜充血水腫, 腺體分泌增加, 鼓室內有漿液性炎性滲出物;有耳堵塞感、輕度聽力減退, 一般無明顯全身症狀, 或有低熱, 常被忽視。

中期症狀:鼓室黏膜充血腫脹加重, 漿液性炎性滲出物轉為膿性。 體溫可高達40℃, 耳痛劇烈, 聽力減退顯著。 全身伴有畏寒、發熱、食欲減退、嘔吐和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如果耳痛突然消失, 或者耳朵裡有膿水流出, 說明鼓膜已經穿孔。

家長在孩子學游泳的過程中要多注意是否出現以上外耳道炎的症狀哦。

需要看醫生嗎?

當孩子游泳後有上述外耳道炎症狀時就要帶其看醫生, 尤其在耳朵疼痛明顯, 分泌物較多或出現發熱時。 醫生會根據孩子耳朵的檢查情況決定如何治療,

Advertisiment
有時會幫助清理下外耳分泌物, 有時會開些滴耳朵的藥物, 這些藥物通常是包含抗生素或抗真菌的的成分。

家長該做些什麼?

在帶孩子看醫生之前, 如孩子耳朵疼痛厲害可以給其嘗試吃些對乙醯氨基酚, 國內常用的就是泰諾林, 這個藥是退熱藥, 同時也是鎮痛藥;也可用毛巾蘸些溫水溫敷一下耳朵。 記住, 千萬不要用棉簽或其它物品放入孩子耳朵中緩解瘙癢或清理耳朵分泌物, 因這些更容易破壞外耳道局部皮膚造成感染加重。

游泳如何預防外耳道炎?

兒童的耳部的咽鼓管尚處於發育階段, 較之成人既短粗又平直, 這樣位於鼻腔和鼻咽的細菌就很容易侵入。 一般游泳池的水雖經消毒,

Advertisiment
但因為游泳人多也會被污染, 江河湖泊中的水更甚, 常有很多細菌。 孩子們一般游泳技術不佳, 很可能會嗆水, 這些髒水在通過鼻腔和鼻咽部時, 又會將這些地方原來潛伏的細菌一起經咽鼓管入口帶入外耳鼓室腔, 造成外耳道炎。

另外, 有些孩子喜歡跳水以顯示本領, 若姿勢不正確則可能使外耳道直接受到水面打擊, 或者在潛泳時受到別人撞擊, 這樣常造成外耳道壓力突然增高, 使鼓膜震裂, 髒水直接由外耳道進入外耳造成感染。

綜上所述, 家長和老師們一定要注意教導孩子, 游泳要掌握用口吸氣、用鼻出氣的基本方法;跳水的時候, 最好迸住氣或做呼氣動作, 雙臂伸直過頭保護耳部, 雙手先入水;潛泳時要注意防止被人碰傷或傷及他人;上岸後應及時用側頭、單腳跳躍的方式原地排出外耳道內的存水。

Advertisiment
這樣, 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游泳而造成的外耳道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