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季寶寶5種皮膚疾病

1、汗皰疹:俗稱"痱子", 是夏天幼兒最常見的皮膚問題, 多見於脖子、前胸及後背, 大片狀的紅疹子, 有搔癢。 首先要注意預防, 保持皮膚清潔、乾燥, 常洗澡、穿輕薄、透氣的棉質衣服。 如果汗疹已經發生, 採用上述方法都不奏效, 不妨去看看皮膚科醫師。

2、膿皰疹:膿皰疹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鏈球菌等細菌感染引起的, 會相互傳染。 主要的症狀是癢而不是痛, 常見於頭頸部, 表現為一個個抓破結痂的小紅皰, 可有膿皰, 在某一區域內較多, 並有向外擴散的趨勢。 預防以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為主。 如果發生膿皰疹,

Advertisiment
可以適當使用口服和外用抗生素治療, 症狀兩三天就會明顯改善, 極少數小兒在膿皰疹後會併發急性腎炎等, 表現為眼瞼浮腫、尿量減少和血尿, 重者可發生危險, 需要注意, 如發生, 應及時就診。

3、昆蟲叮咬:寶寶夏天很貪玩, 衣服穿的少, 被蚊子、跳蚤及其他各種昆蟲叮咬的機增加, 而且與成人相比, 局部的紅腫反應也較為強烈。 皮疹多見於手部、小腿及足踝處, 有紅腫和水皰。 預防:應注意居家環境清潔, 地毯、涼席、玩具和寵物都是可能的蟲蚤來源;採取適當的防蚊措施, 尤其夜晚睡覺時;白天戶外活動時, 盡可能穿上長袖衣褲或噴上防蟲液。 被蚊蟲叮咬後, 擦萬金油、風油精, 使患處清涼;如果被叮咬嚴重, 可以請皮膚科醫師給予適當的口服或外用藥物治療,

Advertisiment
防止皮膚感染。

4、毛毛蟲皮膚炎:毛毛蟲皮膚炎並不是由於毛毛蟲叮咬所引起的, 而是毛毛蟲身上的刺毛接觸到皮膚所引起的局部過敏反應。 毛毛蟲的刺接觸皮膚後12~24小時, 接觸的部位便開始產生許多小紅皰皰, 團塊狀, 高出皮面, 奇癢無比。 預防:避免接觸。 接觸後適當的抗過敏治療, 症狀可以很快消失。

5、曬傷:夏天寶寶戶外活動多, 特別是游泳機會很多, 曬傷的可能性也隨之大增。 寶寶皮膚稚嫩, 應該擦防曬乳液加以保護。

要避免上述這些夏天皮膚病, 最重要的是保持寶寶皮膚的清潔乾爽, 外出時, 避免環境對幼童的可能危害。 爸爸媽媽平時能多費一分心思, 寶寶就會少一分病痛。 出現皮疹時,

Advertisiment
不要胡亂擦藥, 應儘早去看皮膚科醫師, 給予有效的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