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添加劑是小兒隱睪禍首

據《健康報》報道, 隱睪, 是一種嚴重的小兒泌尿系統畸形。 這類患兒, 睪丸不能按正常發育過程從腰部腹膜后下降到陰囊底部, 而仍停留在腹部。 最近,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魏光輝教授的研究, 給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答案:塑料是造成隱睪的罪魁禍首。

環境雌激素惹的禍

研究顯示, 雄激素是促使睪丸下降的“動力源”。 在胎兒發育時期, 如果母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 促進睪丸等雄性生☆禁☆殖☆禁☆器官生長發育的雄激素“勢單力薄”, 睪丸下降缺乏足夠動力, 就會導致隱睪。

Advertisiment

是什么原因導致人體內雌激素水平的異常升高呢?

國內外多項研究提示, 環境污染產生的大量環境雌激素難脫干系。 環境雌激素是指在環境中存在的一類具有雌激素作用的化學物質, 這種物質進入人體后, 可導致內分泌、生殖、發育和行為異常。 環境雌激素大多為脂溶性, 在環境中較穩定, 不易降解, 可在機體內蓄積, 逐漸達到致病濃度造成機體損害。 水果蔬菜上的殘留農藥、環境中的增塑劑、洗滌劑等都可以通過胎盤、乳汁、污染的水源、食物或直接經皮膚吸收等途徑進入兒童機體, 產生不良效應。 在孩子出生前, “如果大量環境雌激素進入母體, 母體雌激素水平過高, 胎兒就有可能出現隱睪。 ”魏光輝解釋說。

塑料添加劑形成致命污染

Advertisiment

“塑料制品中特有的添加劑鄰苯二甲酸二酯(dehp)難以在自然環境中自然降解, 在生物鏈中造成致命污染——環境雌激素。 ”魏光輝說, dehp是一種增塑劑, 在塑料制品制造過程中, 只有添加了dehp, 才能形成塑料的輕薄等特質。 但這種物質即使深埋在地下也降解困難, 其所發揮的環境雌激素作用, 可對土壤造成極大污染, 進而污染食物、水源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