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培養藝術寶寶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學習鋼琴對於孩子來說本來是一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可是由於現代家長們的錯誤育兒觀念導致這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變成了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 為什麼這麼說呢。 培養藝術寶寶本來是一件好事, 可是很多家長對孩子進行藝術培養的目的過於功利。 在這種功利的目的驅使下, 一種普遍的現象出現了, 那就是每天家長逼著孩子練琴, 孩子從開始對藝術充滿了興趣, 到最後對藝術充滿了恐懼, 這樣, 對孩子進行藝術培養還有什麼意義呢?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 對孩子進行藝術培養的根本目的到底是什麼,

Advertisiment
怎樣做才是真正正確的。

學琴的過程對大人是體力和精力的挑戰, 對小孩, 更是身心的煎熬。 以什麼目的去引導孩子學琴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日後對音樂的悟性。 去年大兒子的鋼琴老師組織了一次年度鋼琴表演會, 參加的孩子從4歲到12、13歲不等。 在小朋友的介紹手冊上渲染最多的成績是每人考過鋼琴幾級。 然而聽完整場音樂會後我心裡卻充滿疑惑和憐惜。 大多數小朋友都已經能流暢地彈奏出較有難度的曲目了, 但是樂感普遍較弱, 其中最缺乏的是孩子對音樂的陶醉。 他們像是被放入了一個考級的“牢籠”中, 更多的是機械地被動地學習。 另外一次不同的經歷是我去參加兒子學校的年度音樂會,

Advertisiment
他是學校樂隊打擊樂手。 在這場音樂會上, 所有樂隊的孩子都陶醉在自己所要呈現的樂句裡, 輕鬆裡充滿了互動。 當輪到兒子的那一段時, 我能體會到兒子的投入和自豪感, 他在用音樂表達自己, 用音樂與其他樂手交流。

在兩場音樂會上, 同一個孩子我卻看到的是對待音樂的不同態度。 這也提醒我們家長去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希望音樂帶給孩子歡笑, 還是苦惱?

可見, 本著功利的目的讓孩子學習鋼琴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我們讓孩子學習鋼琴是為了從小培養孩子的藝術氣息, 讓孩子的情緒和性格向著良性發展。 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 孩子們會付出很多精力, 面臨很多挑戰,

Advertisiment
在一次次的勝利之後, 孩子必將擁有一個堅毅的性格, 這對於孩子的一生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如果為了一時的點滴成就而將孩子練琴的興趣抹殺, 那麼一切都會幻化為泡影, 我們培養藝術寶寶的真正目的也就不復存在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