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坐月子吃得好乳汁才多嗎

一些年輕媽媽分娩生下小寶寶後, 為之焦慮的是產後乳汁稀少, 乳量不足, 難以滿足嬰兒正常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 於是, 不少人便想方設法讓“坐月子”的產婦儘量吃好些, 吃多些, 大量增加營養, 認為這樣能增加產婦分泌乳汁。 其實並非如此。

產婦經過280天的妊娠, 在分娩時又由於出血多, 體力消耗大, 產後還需哺乳嬰兒, 因此營養需求量相對比普通人要多得多。 因此產後要供給產婦充足的熱量、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大量的水分和必需的礦物質, 以使產婦身體儘快恢復健康, 並哺乳好小寶寶。 但是,

Advertisiment
如果產婦在“坐月子”期間營養過度了, 那只會造成浪費, 甚至物極必反。

因為, 產婦進食的量總得有個“度”。 產婦在“坐月子”期間, 臥床休息的時間相對增多, 活動量相對減少。 要是過多地進食高熱量和肥甘厚味的補品, 不僅造成營養物質的浪費, 達不到進補的目的, 還會增加胃腸負擔, 引起消化不良。 這就必然阻礙營養物質的吸收, 妨礙身體健康, 直接影響乳汁的分泌。 再有, 產婦食入過量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 還會導致乳汁中脂肪球增多, 引起嬰兒脂肪性腹瀉。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產婦在剛剛分娩數小時內, 不宜進食過多的雞蛋。 因為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體力消耗大, 出汗多, 體內體液不足, 胃液分泌減少, 消化功能隨之下降。

Advertisiment
煮雞蛋不易消化, 這時體內最需的是水分和易於消化的清淡食物。

由此看來, 科學地、合理地安排產後乳母的膳食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其膳食原則是:營養種類齊全(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食物纖維、水)數量恰當、比例合適、並有合理烹調及用餐習慣。 一般來說, 產婦在“坐月子”期間, 每天吃2—3個雞蛋;200—500克瘦豬肉或母雞肉, 吃些動物內臟如肝、腎、豬蹄、魚蝦等, 對增加乳汁大有好處;每日可進食主食(米、面類)300—500克。 至於人參, 產婦還是不吃或少吃為好, 也不要吃辛辣和太酸、太鹹、太甜的食物。

食欲不佳、乳汁不足的產婦, 可熬“花生通草粥”吃, 用通草8克、王不留行14克熬水去渣留汁, 再將花生米50克搗爛, 與大米50克及藥汁共煮粥, 待粥煮稠後,

Advertisiment
加入適量紅糖即可食用。 該粥可健脾開胃, 補血通乳, 尤其對食欲不佳, 乳汁不足、便秘的產婦很適用。

可見, 產婦在“坐月子”期間, 若吃得過多、過好, 以致較長時間的營養過度, 不僅可引起消化不良、妨礙乳汁分泌, 而且不利於產婦健康的恢復和小寶寶的發育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