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坐月子中的陋習應該摒棄

圍產期保健門診中我們發現, “坐月子”中的某些陋習在部分新媽媽中仍在襲用, 在一些郊區和農村, 更有不少人仍將這些陳規陋習奉為至寶, 嚴重影響了產婦產褥期身體的恢復。

一為“產後不可見風”。

一些人把產後因抵抗力低下而得的所有疾病都稱之為“受風”, 而且把這種“風”與自然界的風混為一談。 因此, 在產婦房間裡, 常常是門窗緊閉, 四周掛滿簾子, 室內悶熱, 空氣污濁, 以致產婦滿身痱子, 嬰兒滿頭濕疹, 還非常容易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其實, 室內清潔的環境和清新的空氣, 無論對產婦還是新生寶寶都至關重要。

Advertisiment
房間的通風、充分的光照是十分必要的, 母嬰只要不置身於對流風中、避免直接吹風、通風時注意保暖是不會“受風”的。

二為“產後不能洗澡”。

有人認為產後汗毛孔開張, 洗澡會使外邪侵入而得“月子病”, 因而產後一個月內不洗澡不洗臉。 這種做法無科學根據。 產後由於新陳代謝極為旺盛, 產婦常常會汗淋淋濕透內衣。 加之溢乳和會陰部惡露的污染, 長期不洗澡必然會全身都是污垢, 細菌等病源體很容易通過各種途徑繁殖入侵, 導致產褥感染。 因此, 產婦比任何人更需要清潔身體, 勤換內衣。 產後頭幾天可以用熱水洗臉擦澡, 一周後就可以洗頭洗澡, 只是不要洗盆浴, 每次洗澡時注意保暖, 避免著涼就可以了。

Advertisiment

三為“產後不能刷牙”。

有人認為產後刷牙會“倒牙”, 月子裡不能刷牙。 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飯後留在牙齒表面和牙縫裡的食物, 不及時清理掉很快會形成牙菌斑, 菌斑中的細菌使殘留的食物發酵產酸腐蝕損壞牙齒。 因此, 產後必須正常漱口刷牙。 只要用溫水漱口、牙刷質地不要太硬, 是不會損傷牙齒的。

四為“產後不可早下床”。

有些產婦覺得產後早下床日後會落下腰酸背痛的毛病, 因此, 三天以內不能下床。 這種想法並不正確。 產後早下地活動可促進子宮收縮, 有利於惡露排出, 還可以促進腸蠕動和盆腔、肢體肌肉收縮力的恢復, 減少因臥床不動而造成盆腔、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通常, 產婦于產後6小時就可以下地排尿,

Advertisiment
24小時後就可以坐起哺乳和下地進行洗漱等活動。 只是要注意活動量應逐漸增加, 不要過長時間地站立、下蹲和過度用腹壓就可以了。 產後一周左右開始, 還可酌情做一些產後保健操, 以促進身體的全面恢復。

五為“產後不需要早餵奶”。

有的產婦認為產後頭一天, 奶水很少, 有一點也是稀湯夾水的, 喂孩子沒有啥意思。 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乳☆禁☆房最初分泌的乳汁是富含抗體的初乳, 量雖少, 對寶寶增強抵抗力卻極為重要。 因此, 餵奶開始的時間越早越好, 最好孩子一出生就讓其吸吮乳☆禁☆頭。 早吸吮不但可以讓寶寶吃到寶貴的初乳, 還可以刺激乳☆禁☆頭, 促使乳腺儘早分泌足量的乳汁。 早哺乳還可以刺激子宮收縮, 有利於產後子宮的恢復。

Advertisiment

產婦經過了漫長的妊娠期和艱辛的分娩期, 需要充分的休息和科學的保養, 以促進生☆禁☆殖☆禁☆器官和全身各系統儘快地恢復。 而“坐月子”中的這些陳規陋習很不利於產婦身體的恢復, 應該完全摒棄。

其實, 這些陋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聽身邊的人提起, 其中還不乏文化素質較高的女性。 也許, 並不是大家不懂, 而是大家總認為老一輩傳下來的經驗, 不管有沒有科學依據, 信了總是沒壞處。 但是, 專家卻不這樣認為, 沈大夫在給本版編輯發這篇稿子時, 再三地叮囑, 這篇稿子也許沒有什麼可抓人眼球的新聞性, 但是, 在臨床上, 這卻是讓她深為擔憂的現象。 除了文中所提到的這些問題外, 更有甚者, 有不少女性還存在著流產後也不能下床、不能洗澡的種種常識性誤區,

Advertisiment
而這些誤區會極大地損害女性的身體健康。 這個時代, 女性在工作、生活方面更新觀念的速度可謂日新月異, 為什麼就不能試一試更新本文中提到的這些舊觀念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