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和寶寶一起做親水遊戲

和寶寶一起做親水遊戲

夏天來了, 當爸媽的正好可以讓寶寶好好地玩一玩水, 因為夏季不用擔心寶寶弄濕衣服會感冒, 反而可以利用玩水消暑降溫。 同時, 寶寶不僅可以從中得到無窮樂趣, 還能通過玩水變得更加聰明機靈。 “智者樂水”。 不要錯過讓寶寶同時得到快樂和智慧的機會哦。

親水聰明遊戲從水盆開始

遊戲1:溫涼浸手

適合年齡 1歲

遊戲準備 臉盆、水

遊戲過程

媽媽在兩個小臉盆裡面一個裝溫水, 一個裝涼水, 讓寶寶把雙手先浸人溫水的盆裡並告訴寶寶“這是溫的”;5秒鐘之後, 再讓寶寶把雙後浸入涼水中,

Advertisiment
並告訴他“這是涼的”, 如此反復多次。

推薦理由

這個遊戲可以慢慢讓寶寶感覺出暖和涼的差別, 對提升寶寶的觸覺智能大有幫助。

遊戲2:盆子、杯子和碗

適合年齡 2-3歲

遊戲準備

水盆或水桶、塑膠小杯、小碗、小瓶、乒乓球、積木塊等

遊戲過程

在盆裡裝上半盆水, 讓寶寶端來小椅子坐在盆邊, 讓寶寶把水從小碗裡倒進杯子裡, 再從杯子裡倒進小瓶裡, 看寶寶能不能不把水灑出來。 也可以讓寶寶隨心所欲地遊戲。

推薦理由

這個遊戲不僅可以鍛煉寶寶的手眼配合能力, 還可以讓寶寶觀察什麼玩具會浮在水面上, 什麼玩具卻沉到水裡, 給寶寶簡單講一講為什麼。

遊戲3: 瞧我多能幹

適合年齡 3歲

遊戲準備 需要清洗的小衣物、洗滌用品

Advertisiment

遊戲過程

媽媽對寶寶說:“給媽媽幫個忙好嗎, 幫媽媽把這塊小手絹洗乾淨吧。 ”寶寶一定會非常爽快地答應。 你可以先示範給寶寶看, 告訴他該怎麼打肥皂, 怎麼搓洗, 然後讓寶寶學著大人的樣子, 自己搓搓洗洗。

推薦理由

這樣既鍛煉了寶寶的動手能力, 又可以使寶寶體會到勞動的快樂和幫媽媽做家務的自豪。

注意事項

如果你不希望家裡“發大水”, 以上水盆遊戲可以給寶寶限定一個活動區域, 最好是在浴室裡或是室外院子裡。

把我放到水裡去

遊戲準備

浴缸、小鴨子、漂浮玩具、洗澡工具等

遊戲1:水中追捕

適合年齡 0-1歲

遊戲過程

浴缸裡放水至寶寶坐下時水齊寶寶腰際的位置。 媽媽用一隻手托住寶寶,

Advertisiment
使他在浴缸中坐穩, 然後放入漂浮的玩具, 並用手攪動水, 使玩具游向寶寶:“趕快抓住小鴨子, 小鴨子要跑掉了!”讓寶寶用手去抓小鴨子。

推薦理由

這個遊戲可以促使寶寶的視覺智慧、手眼協調能力同時提升。 寶寶第一次玩這個遊戲的時候也許抓不到水中浮動的小玩具, 但多玩幾次以後, 他就會用手去觸摸浮在水中的玩具。

注意事項

浴缸裡的水不宜放得過多, 而且爸爸媽媽不能離開, 以免寶寶滑倒嗆水, 發生危險。 另外要隨時注意水溫不能太涼, 以接近體溫的37。 C-38。 C為宜。

遊戲2:邊說邊洗

適合年齡 0-1歲

遊戲過程

在為寶寶洗澡時, 媽媽可以指出寶寶身上的各種構造, 說出自己正在做的動作, 比如“我現在在洗你的手, 你的手指握得好緊哦!鬆開你的手,

Advertisiment
讓我洗你的小指頭”。 起初你跟寶寶在洗澡閒聊時, 他當然不瞭解你在說什麼, 但不久, 他就會漸漸明白"鬆開你的手"是什麼意思。

推薦理由

這個遊戲可以培養寶寶的聽覺智慧、語言理解能力以及對自己身體的認知程度, 隨著寶寶理解能力的提高, 他在和你閒聊時就會咿呀回答, 到那個時候他的語言智慧就會逐步得到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 跟寶寶閒聊時不要使用兒語, “鬆開你的手”不是“鬆開你的‘手手’”。 因為在寶寶語言智慧萌芽的時候, 你給寶寶的第一次資訊就必須是正確的。

遊戲3:浮游自在

適合年齡 0-1歲

遊戲過程

媽媽在浴缸中放滿約15公分深的水, 然後用雙手托著寶寶讓他在水中慢慢仰臥;媽媽還可用一隻手托住寶寶的脖子和肩膀,

Advertisiment
另外一隻手托住他的屁股, 慢慢地把寶寶放入浴缸, 然後托著他前後浮游。 並告訴寶寶:“你看, 你浮在水中了, 就像一個游泳運動員。 ”寶寶此時一般會亂動亂踢, 邊玩邊笑。

長庚護專幼保科專任講師張翠娥張翠娥表示, 嬰兒出生的頭一年

, 最重要的就是基本動作能力的建立, 包括抬頭、翻身、扶坐、獨坐、爬、站、走。 第二年從走到跑、簡單的跳躍動作, 第三年可以雙腳跳、騎三輪腳踏車、投擲球……等。 基本動作能力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每一個動作發展的里程, 就帶領孩子向寬廣的世界更邁進一步。

遊戲1 包春捲

適用年齡︰0個月~3歲。
環境準備︰床單、被單或毛巾被擇一。
遊戲目的︰提供身體觸覺刺激, 經歷翻滾經驗。
遊戲方式︰

1. 讓寶寶躺在床單或毛巾被上,只露出頭在外面。

2. 像包春捲一樣滾捲起來。

3. 拉住被子的一邊,讓寶寶滾出被單外

觀察重點︰觀察嬰幼兒是否喜歡此活動,觀察嬰幼兒是否能順勢自行翻滾。

注意事項︰最好選在通舖式的床上或在地板上鋪上軟墊。可利用睡前或睡醒時做。孩子若是早上不肯起床,就可以和他玩這個遊戲。

遊戲2 不倒翁

適用年齡︰3個月~3歲。
環境準備︰木板地或軟墊地板。
遊戲目的︰提供前庭平衡覺刺激,提供身體觸覺刺激,提升頸肌耐力,促進親子感情。
遊戲方式︰

1. 把嬰兒抱坐在腹部,雙手抱住嬰兒。

2. 大人做仰臥起坐,孩子隨著大人如不倒翁般前後擺動。
(做此遊戲時,家長可隨口唸唱不倒翁的兒歌︰「說你呆,你很呆,鬍子一把像個小小孩。說你呆,你不呆,推你倒下,你又站起來」)

觀察

重點︰先讓嬰幼兒俯臥地板上,觀察其是否會自己抬舉頭來。能夠獨立抬頭的孩子,可以抓住孩子的雙手做此遊戲。

注意事項︰還不會獨立仰頭的嬰兒要特別注意保護其頭部安全。嬰兒趴臥大人胸膛時,大人腳彎曲,等坐起後,讓嬰兒頭靠著成人的腳,慢慢滑躺下去。做此遊戲次數隨意,視個人體力而定。

遊戲3 彎彎路

適用年齡︰10個月~3歲
環境準備︰拖鞋數雙或雙色腳印。
遊戲目的︰增進走、跑、跳的動作機能。促進敏捷反應力。
遊戲方式︰

1. 牽手走彎路──當寶寶會站,能牽著媽媽的手走路時,可在家裡客廳無物的地面上擺拖鞋,由媽媽帶著跨步走。

2. 獨自走彎路──等寶寶能獨立走穩後,可讓寶寶學走彎彎路。等寶寶會雙腳跳後,可改用雙腳跳,更大後,還可用單腳跳。

3. 圓圈圈──也可將拖鞋擺成圓圈,繞著走、跳、蛇行都可以。

觀察重點︰觀察寶寶走、跑、跳時會不會動作不穩或絆倒。
注意事項︰注意不要讓寶寶拿拖鞋放入口中當咀嚼的玩具。

初生嬰兒對自己身體形象的知覺是模糊的,要透過摸索、接觸才會慢慢知覺到,例如︰嬰兒透過接觸會知道原來這是我的手,它可以抓東西、取食物;這是我的眼睛,它可以看到其他物體。這些身體形象認知的形成,是藉由大人不斷的伸出手告訴嬰兒︰眼睛看媽媽這邊、用你的小手抓抓看……,這種不斷用語言、身體探觸與實物探索的聯結,來建構嬰幼兒對自我身體形象的認知。

遊戲1 親子蹺蹺板

適用年齡︰2歲~3歲。
遊戲目的︰增進肢體運用計劃能力。促進動作模仿力。
遊戲方式︰

1. 媽媽與小孩面對面、手牽手,當一方站著時,另一方就要蹲下去,像個蹺蹺板一樣,可以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

>

2. 兩人對坐,媽媽的腳將小孩的腳套在內層,雙手拉好,一個往後躺,另一個就往前傾,這樣一來一往就像蹺蹺板一樣。

3. 兩人面對面,做蹺蹺板動作,也可當小飛機,一邊高一邊低。(可配合兒歌音樂做上述的動作)。

觀察重點︰觀察寶寶是否能配合動作,做出高低姿勢。面對面模仿時,是否有左右相反的動作。

注意事項︰注意兩人之間的距離,不要拉傷幼兒。
遊戲2 萬能強力膠

適用年齡︰1歲6個月以上。
遊戲目的︰認識身體各部位的名稱。知覺身體各部位的功能。
遊戲方式︰

1. 媽媽把手伸出來,放在寶寶頭上說︰「哇!黏住你的頭了!」可故意裝著拔不起來說︰「唉呀!怎麼拔不起來!」然後再黏其他的部位。

2. 與寶寶對坐,媽媽示範各種轉頭動作,最後故意不小心,頭與寶寶的頭黏住了。(可換身體不同的部位重複上述的步驟)

3. 讓寶寶主動出擊,去黏媽媽的腳或肚子等部位,並讓寶寶說出身體各部位名稱。(可以同時黏住二至三個部位)

觀察重點︰觀察寶寶是否會模仿說出身體部位名稱。觀察寶寶能不能主動出擊。

注意事項︰先由大人示範說出身體部位名稱,再鼓勵寶寶說出。

遊戲3 磨豆漿

適用年齡︰3個月~3歲。
遊戲目的︰促進身體協調運用能力。提供身體觸覺刺激。

遊戲方式︰

1. 嬰兒仰躺,或由大人抱坐在膝上。大人用手抓住嬰兒的雙腳,讓雙腳的腳掌相對。

2. 使嬰兒雙腳掌如磨豆漿狀,口唸︰「磨豆漿呀!磨豆漿呀!豆漿一碗多少錢?」當唸到錢時,就把嬰兒的雙腳往外翻。

3. 媽媽握住嬰兒的腳左右搖擺,一邊唸︰一塊錢、兩塊錢、三塊錢……。

4. 最後媽媽抱著嬰兒躺下。

觀察重點︰一歲以上的幼兒可無意間問問他說︰「磨豆漿!」觀察寶寶是否會自行抬舉起雙腳,準備做動作。

注意事項︰抓握寶寶手腳時,請注意手腕力道、姿勢,不要傷及幼兒。

經歷翻滾經驗。
遊戲方式︰

1. 讓寶寶躺在床單或毛巾被上,只露出頭在外面。

2. 像包春捲一樣滾捲起來。

3. 拉住被子的一邊,讓寶寶滾出被單外

觀察重點︰觀察嬰幼兒是否喜歡此活動,觀察嬰幼兒是否能順勢自行翻滾。

注意事項︰最好選在通舖式的床上或在地板上鋪上軟墊。可利用睡前或睡醒時做。孩子若是早上不肯起床,就可以和他玩這個遊戲。

遊戲2 不倒翁

適用年齡︰3個月~3歲。
環境準備︰木板地或軟墊地板。
遊戲目的︰提供前庭平衡覺刺激,提供身體觸覺刺激,提升頸肌耐力,促進親子感情。
遊戲方式︰

1. 把嬰兒抱坐在腹部,雙手抱住嬰兒。

2. 大人做仰臥起坐,孩子隨著大人如不倒翁般前後擺動。
(做此遊戲時,家長可隨口唸唱不倒翁的兒歌︰「說你呆,你很呆,鬍子一把像個小小孩。說你呆,你不呆,推你倒下,你又站起來」)

觀察

重點︰先讓嬰幼兒俯臥地板上,觀察其是否會自己抬舉頭來。能夠獨立抬頭的孩子,可以抓住孩子的雙手做此遊戲。

注意事項︰還不會獨立仰頭的嬰兒要特別注意保護其頭部安全。嬰兒趴臥大人胸膛時,大人腳彎曲,等坐起後,讓嬰兒頭靠著成人的腳,慢慢滑躺下去。做此遊戲次數隨意,視個人體力而定。

遊戲3 彎彎路

適用年齡︰10個月~3歲
環境準備︰拖鞋數雙或雙色腳印。
遊戲目的︰增進走、跑、跳的動作機能。促進敏捷反應力。
遊戲方式︰

1. 牽手走彎路──當寶寶會站,能牽著媽媽的手走路時,可在家裡客廳無物的地面上擺拖鞋,由媽媽帶著跨步走。

2. 獨自走彎路──等寶寶能獨立走穩後,可讓寶寶學走彎彎路。等寶寶會雙腳跳後,可改用雙腳跳,更大後,還可用單腳跳。

3. 圓圈圈──也可將拖鞋擺成圓圈,繞著走、跳、蛇行都可以。

觀察重點︰觀察寶寶走、跑、跳時會不會動作不穩或絆倒。
注意事項︰注意不要讓寶寶拿拖鞋放入口中當咀嚼的玩具。

初生嬰兒對自己身體形象的知覺是模糊的,要透過摸索、接觸才會慢慢知覺到,例如︰嬰兒透過接觸會知道原來這是我的手,它可以抓東西、取食物;這是我的眼睛,它可以看到其他物體。這些身體形象認知的形成,是藉由大人不斷的伸出手告訴嬰兒︰眼睛看媽媽這邊、用你的小手抓抓看……,這種不斷用語言、身體探觸與實物探索的聯結,來建構嬰幼兒對自我身體形象的認知。

遊戲1 親子蹺蹺板

適用年齡︰2歲~3歲。
遊戲目的︰增進肢體運用計劃能力。促進動作模仿力。
遊戲方式︰

1. 媽媽與小孩面對面、手牽手,當一方站著時,另一方就要蹲下去,像個蹺蹺板一樣,可以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

>

2. 兩人對坐,媽媽的腳將小孩的腳套在內層,雙手拉好,一個往後躺,另一個就往前傾,這樣一來一往就像蹺蹺板一樣。

3. 兩人面對面,做蹺蹺板動作,也可當小飛機,一邊高一邊低。(可配合兒歌音樂做上述的動作)。

觀察重點︰觀察寶寶是否能配合動作,做出高低姿勢。面對面模仿時,是否有左右相反的動作。

注意事項︰注意兩人之間的距離,不要拉傷幼兒。
遊戲2 萬能強力膠

適用年齡︰1歲6個月以上。
遊戲目的︰認識身體各部位的名稱。知覺身體各部位的功能。
遊戲方式︰

1. 媽媽把手伸出來,放在寶寶頭上說︰「哇!黏住你的頭了!」可故意裝著拔不起來說︰「唉呀!怎麼拔不起來!」然後再黏其他的部位。

2. 與寶寶對坐,媽媽示範各種轉頭動作,最後故意不小心,頭與寶寶的頭黏住了。(可換身體不同的部位重複上述的步驟)

3. 讓寶寶主動出擊,去黏媽媽的腳或肚子等部位,並讓寶寶說出身體各部位名稱。(可以同時黏住二至三個部位)

觀察重點︰觀察寶寶是否會模仿說出身體部位名稱。觀察寶寶能不能主動出擊。

注意事項︰先由大人示範說出身體部位名稱,再鼓勵寶寶說出。

遊戲3 磨豆漿

適用年齡︰3個月~3歲。
遊戲目的︰促進身體協調運用能力。提供身體觸覺刺激。

遊戲方式︰

1. 嬰兒仰躺,或由大人抱坐在膝上。大人用手抓住嬰兒的雙腳,讓雙腳的腳掌相對。

2. 使嬰兒雙腳掌如磨豆漿狀,口唸︰「磨豆漿呀!磨豆漿呀!豆漿一碗多少錢?」當唸到錢時,就把嬰兒的雙腳往外翻。

3. 媽媽握住嬰兒的腳左右搖擺,一邊唸︰一塊錢、兩塊錢、三塊錢……。

4. 最後媽媽抱著嬰兒躺下。

觀察重點︰一歲以上的幼兒可無意間問問他說︰「磨豆漿!」觀察寶寶是否會自行抬舉起雙腳,準備做動作。

注意事項︰抓握寶寶手腳時,請注意手腕力道、姿勢,不要傷及幼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