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吃飯惡習強效糾正術

3歲的琳琳活潑好動, 人見人愛, 只是小傢伙吃飯時總愛邊吃邊玩, 磨磨蹭蹭, 或乾脆把筷子湯勺當玩具來敲敲打打。 可能有很多媽媽都在為寶寶的用餐問題苦惱, 並希望得到用來對付寶寶用餐惡習的好辦法。 下麵就傳授給媽媽們切實可行的一招——負增強法。
什麼是“負增強法”?
負增強法源自于行為學派的行為療法, 當嬰幼兒出現某種正確或適當的行為後, 立即除去負增強物, 此種訓練過程稱為負增強。 負增強法常與懲罰混淆。 為了達到預期的行為(或目標), 給寶寶痛苦的刺激(如罰站), 我們稱之為“處罰”;但如果對被“罰站”的寶寶,

Advertisiment
因他表現良好, 而“終止”對他的懲罰, 則稱為“負增強”。
日常生活中, 許多媽媽在不經意間使用過“負增強法”, 較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這些方法在使用時有可能會產生一些副作用:
1、不讓寶寶吃飯或睡覺, 影響生活作息, 會傷害身體健康。
2、精神上的傷害, 如對寶寶說“媽媽不喜歡你了”、“不理你這個不聽話的孩子”等等, 如此可能會讓幼兒產生不良的心理狀態, 甚至動搖依附關係, 日後容易造成多疑的性格。
3、沒收玩具, 沒收幼兒喜歡、常玩的玩具, 剝奪寶寶“愉快的遊戲時間”, 也會讓幼兒感到氣餒, 不過與前面所講的副作用相比, 算是較輕微的。
從以上的敘述可見, 負增強法的使用, 多多少少都有副作用, 在糾正幼兒不當行為時,
Advertisiment
需衡量一下利弊得失。 如果使用時, 對可能產生的負作用, 必須儘快給予“消毒”處理, 例如多鼓勵一下, 多抱他一會兒, 甚至於在寶寶做對了事情後, 給予一定的獎勵, 以彌補先前訓練期間可能造成的傷害。
用“負增強法”糾正寶寶用餐惡習
既然決定用“負增強”法糾正寶寶的用餐惡習, 就應先找定“負增強”物, 我們所採用的是——沒收他喜歡的食物及湯勺、筷子。 可分兩個階段進行:
首先, 拿他最喜歡的果凍做訓練(以餐點作為初始訓練, 會對寶寶的健康產生的副作用小些)。 讓寶寶坐在小餐桌旁, 把果凍和小湯勺放在寶寶面前, 先約法三章:如果一邊吃一邊玩就沒收果凍。 剛開始寶寶會挺專心吃的, 吃一半時,
Advertisiment
很可能老毛病又犯啦, 開始玩起湯勺來。 這時沒收他的果凍, 寶寶會以哭鬧表示不滿, 你可千萬要不為所動, 告訴他:“聽話, 下午會再給你果凍吃。 ”如此有安撫作用, 也讓他有所期待。
等到下午再給他果凍吃時, 一再地提醒他要吃完才可以玩。 如此經過數次的訓練, 再加上吃果凍本來就比較快, 所以最終能讓他一次吃完。
其次, 以正式的吃飯來訓練。 亦可選用容易快速吃完, 又是寶寶喜歡的食物, 這樣效果較好, 最後再改用一般食物。 經過兩個星期的訓練, 寶寶吃飯時就可基本達到:吃飯時間明顯縮短, 玩的次數明顯降低, 一頓飯吃的安生多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