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吃泡面也關乎心理學 泡面為何要等3分鐘?

泡面, 你敢說你沒吃過, 打開廚房的抽屜, 你的乾糧裡面其中肯定少不了泡面, 有的人甚至把泡面當成主食。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泡面包裝上的食用指南, 基本上都是3分鐘, 那你又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是泡3分鐘, 5分鐘不行嗎?也許你會隨口而出, 泡3分鐘面剛好也不會爛, 但想深一層, 平時泡5分鐘, 面也沒有爛 , 會是什麼原因呢?

吃泡面也關符心理學 泡面為何要等3分鐘?

吃泡面為何要等3分鐘?

為什麼是3分鐘?

3分鐘更加好吃, 面不會泡爛對嗎?好像也不是, 但凡親自泡過的人, 都有經驗, 有些面泡5分鐘, 味道也很不錯,

Advertisiment
麵條仍然爽滑。

3分鐘, 是發明泡面的老闆確定的, 調研了一番後, 風行全世界。

1958年日籍臺灣人安藤百福, 在大阪府池田市發明了速食麵, 這位先生原名吳百福, 是名華裔。 安藤百福在之後不斷試驗產品推銷產品的過程裡, 建立了3分鐘的行業尺度。

其實, 3分鐘是一個心理學伎倆。 人在面對食物的時候, 等上3分鐘, 面的香味刺激加上等待, 會讓人胃口變好, 吃起來更加快樂, 覺得很美味。

如果超過了3分鐘, 等上5分鐘呢?人就有點兒失去了耐心, 期盼心減弱, 那種將要得到的心理愉悅, 峰值下降, 會覺得沒那麼好吃了。 食物氣息對鼻腔的刺激也開始有點習慣了, 有點麻痹了。

全世界都是如此心理, 所以, 全世界的泡面, 都勸告你儘量泡3分鐘。

Advertisiment
這個道理電影《麥兜》中也提到過, 一口火雞的滋味, 在將吃未吃時, 香味達到了巔峰。

吃泡面為何要等3分鐘?

吃泡面為何要等3分鐘?

誰都知道吃泡面只能滿足基本營養, 長期吃不利於健康, 但有時候就是控制不住偷懶和泡面的香味誘惑, 大吃特吃起來。

另外一個詭譎的伎倆, 則是關於熱量的。 現代人食物豐富廉價, 都容易發胖。 於是, 人們開始小心翼翼地控制攝入的熱量。 食品製造商們為了迎合消費者, 政府部門為了保障和引導國民健康飲食, 要求食品標注出營養成分和能量。

有國家的強制管理, 難道會亂標熱量嗎?生產商當然不敢亂標, 但是呢, 他們自然有別的花招。 你去買一袋餅乾, 看見上面寫著每份熱量300卡路里,

Advertisiment
喲, 不怎麼高嘛!於是你放心大膽享受美味。 結果你再看看能量表下面的超級小字體文字說明:每份約等於25克。

吃泡面也關符心理學 泡面為何要等3分鐘? 這個時候你已經吃完一袋餅乾了。 一袋餅乾呢, 有100克。 也就是說, 你不知不覺吃下了1200卡路里的熱量。

這陷阱很妙吧?類似會讓你心理放鬆、失去戒備的手段層出不窮。 問題食品可怕, 不良習慣也可怕。 上面的兩個例子, 完全吻合食品衛生管理規定, 但是, 就是讓你離健康飲食越來越遠。

舌尖上的世界, 其實就是比拼如何更直接影響你的心理。 得民心者得天下, 以及天下人的錢包。 消費者自己只好加強學習, 多學點心理學, 看破詭計, 為了自己的健康, 反擊逆襲。

原來吃個泡面都關符心理學,

Advertisiment
泡面雖然美味方便, 但只能滿足基本營養, 長期吃不利於健康, 為了自已的身體健康得留個心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