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發現新生兒生病兩大信號

 因為新生寶寶還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因此在照顧寶寶的時候, 一定要注意隨時觀察寶寶的身體反應, 及時發現寶寶身體不舒服的信號。 這樣才能幫助寶寶及早解決身體的病症。 因為有些寶寶會病得開始就看不出來。 媽媽們務必學習一些觀察寶寶身體發育健康狀況的知識。

Advertisiment

信號一:哭鬧不安

當寶寶沒有“話語權”時, 哭, 就成為新生寶寶最有力的“言語”。 寶寶會以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是不舒服。 所以寶寶的哭聲是判斷身體狀況的信號之一。 如果寶寶總是哭鬧不安, 或總是不哭不鬧, 媽媽就要警惕: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哭鬧分為生理性哭鬧和病理性哭鬧。 當寶寶出現不明原因的啼哭時, 媽媽應該先從生理性原因考慮, 如果排除了, 再考慮病理性因素, 必要時就要及時上醫院就診了。

信號二:孩子的反應力

孩子反應快不快也是一個判斷標準。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不似平常醒目機靈, 懵懵懂懂甚至神志不清, 或者語言變得不連貫, 反應明顯變慢是疾病的徵兆。

信號三:大便異常

寶寶的便便也可以反映身體是否健康, 尤其是消化系統的疾病, 都會通過寶寶的排泄物顯現出來。 所以每天觀察寶寶的便便也是非常重要的。

1.乳糖不耐受:如果寶寶大便次數多, 體重不增, 愛哭鬧, 可能是先天性乳糖不耐受。 母乳、配方奶粉均含有乳糖, 乳糖的吸收需要有酶的説明, 這樣的寶寶體內缺乏這種酶, 致使乳糖不能分解吸收, 引起腹瀉。 媽媽應該送寶寶到醫院去檢查。

2.消化不良:如果寶寶的大便氣味酸臭, 像臭皮蛋的味道, 那麼大多數是因為寶寶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攝入太多,

Advertisiment
消化不良。 尤其是人工餵養的寶寶, 應把奶粉稍微沖稀一點, 不要加糖等附加物。

信號四:動若脫兔變呆若木雞

絕大多數小孩都是活潑好動的, 即使安靜的小孩, 只要母嬰身體健康一定是精神飽滿、活力十足的。 如果你家孩子一反常態, 精神狀況變差, 以前生龍活虎活蹦亂跳, 現在神情呆滯動幾下都不耐煩。 以前能吃能睡, 現在食欲明顯下降睡眠煩躁不安等等。 這些都是疾病的信號, 值得重視。

各位父母應該知道, 從小寶寶出生開始, 他們身體的一切健康狀況都在考驗著爸爸媽媽的觀察能力。 寶寶什麼時候餓了, 什麼時候困了都需要瞭解。 當然, 以上介紹的觀察力十分有技術含量, 就是判斷寶寶是否生病。

Advertisiment
當新生寶寶不舒服時, 一般會出現一些現象。 諸如哭鬧、便便異常、精神不振等, 如果媽媽一旦發現寶寶有異常表現時, 一定要帶寶寶及時就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