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是指婦女初潮後,
40歲之前出現高促性腺激素性或低雌激素性月經稀發、繼發性閉經,
且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
如果月經週期間隔超過一個月,
血清促卵泡素( FSH)水準兩次大於40 mIU/ml,
則可定為高促性腺激素狀態。
卵巢早衰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
原發性是從初潮年齡未見月經來潮,
繼發性即有過正常月經或生育者在40歲以前發生停經和高促性腺激素者。
卵巢早衰的發生率在40歲為1%,
30歲前為0.10_10。
在繼發性閉經的婦女中有4% ~18%診斷出POF;原發性閉經的婦女中有10%~28%將伴有POF,
但此資料可能低於真正的發生率。
卵巢的發育始於妊娠第3週末,
Advertisiment
原始生殖細胞出現在胚胎尾部的卵黃囊壁上,
於妊娠第5周移行到生殖脊,
稱為卵原細胞從此,
卵原細胞要經歷三種發育程式,
即有絲分裂(mitosis)、凋亡及減數分裂。
卵原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持續約3周,
到妊娠9周時達60萬個,
按基因調控程式進行凋亡及減數分裂;在妊娠20周時達峰值。
卵原細胞從第9周妊娠時開始第一次減數分裂為初級卵母細胞,
到妊娠20周時卵細胞數共約600萬一700萬個,
出生時約100萬個,
繼以蟄伏期至青春期。
在成熟的卵巢內,
這些初級卵母細胞有的進入以卵泡閉鎖為結局的凋亡路線,
有的則發育到排卵時完成第一次減數分裂並開始第二次減數分裂。
卵泡生長發育,
凋亡/閉鎖及排卵的規律是十分完善的。
Advertisiment
雌激素、孕激素、促性腺激素、生長激素、細胞質及細胞支架肌蛋白的重組都使細胞復蘇。
而相反地,
雄激素、α腫瘤壞死因數及白介素-6則刺激卵母細胞凋亡和卵泡閉鎖。
任何基因改變或協調凋亡的基因產物改變都導致細胞死亡的比率不稱,
或細胞功能不良,
卵母細胞過早丟失或功能不良及卵巢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