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化解寶寶的逆反心理

孩子長大了, 可很多父母卻發現孩子變得不再聽話了, 凡事偏要跟父母反著來, 究竟是什麼讓原本乖巧的孩子發生了改變呢?
孩子3歲左右, 心理發展處於自我中心時期, 即開始明確地意識到“我”是一個與其他人相獨立的人, “我”的願望和要求可以經過自己的堅持而達到, 而在這之前他還能把自己與周圍的環境和他人完全分開, 於是表現出要求獨立的願望, 這是孩子獨立性開始發展的一個標誌。 這時的孩子本領不大, 卻常要表現自己的獨立性, 這要自己來, 那個不要做, 顯得不太聽話了。
由於3歲左右的孩子缺乏豐富的生活經驗和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

Advertisiment
所以親子間的溝通主動權在父母一邊。 如果孩子不聽話, 其主要原因在於父母不瞭解這個時期的孩子, 不願意主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而父母的錯誤認識和處理方法會影響到孩子的發展。
此年齡段孩子的父母要多和孩子交流和溝通, 多看一些如何發現孩子的天性、如何瞭解孩子需要的書籍, 必要時可求助於兒童心理諮詢機構。
實際上, 當孩子不聽話, 不認錯, 反著來的時候, 往往是父母面臨著一次重大的教育挑戰的時候, 絕不是孩子在逆反。 如果這個時候僅靠武力或簡單粗暴的方式來面對孩子, 對孩子的發展將是極其不利的, 對孩子來說也是極為不公平的。
Advertisiment
動手打人、或對孩子瞪眼睛都會使他喪失安全感, 安全感欠缺的孩子將會缺乏自尊, 不相信成人能管理好自己, 也不願意接受管理, 不願意學習和遵守社會規範, 不能與人友好相處, 他們會用自己所接受的對待來對待他人……如果用逆反的方式來對待逆反的孩子, 恐怕逆反就真的會跟隨孩子長大, 揮之不去了。 寶寶逆反時, 我們應當這樣對他們:
1、 細心觀察孩子, 發現孩子的興趣點, 孩子逆反時, 借助其感興趣的東西來轉移注意力。
2、 經常撫摸孩子, 平常多和孩子一起遊戲, 多與孩子溝通能減少逆反的發生。
3、 明確要求, 預防在先。 父母平時對幼兒的行為要有明確的要求, 如制定一些簡單、明確的規則。 這些規則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不能隨心所欲,
Advertisiment
而應該受到一定的約束。
4、 父母教育孩子的要求、觀點應保持一致。 尤其在孩子任性時, 父母應統一要求。 如果一個嚴, 一個寵, 那麼孩子的任性會越演越烈, 很難得到改正。
5、 反其道而行之。 當孩子想扔東西時, 把不會摔壞的軟物給孩子讓他扔, 孩子自然就不再想扔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