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加拿大小學的素質教育

女兒的二年級生活就快結束了, 這一年來每個月的第一天學校都會發給學生一封News Letter, 信上寫明一個月內的學校活動安排。 除此之外, 信中還會有一個專題叫做Culture of Character, 我稱之為“每月素質訓練主題”。 全校的學生在這個月中都將參與與此主題相關的活動, 從學校到家裡以此規範自己的行為習慣。

例如, 2008年9月的訓練主題為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尊重與責任)。 信中以簡潔的語言向孩子們解釋何為“尊重與責任”, 為什麼“尊重與責任”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品格, 以及如何訓練自己的“尊重與責任”。

關於如何訓練“尊重與責任”的能力,

Advertisiment
信中列出幾個重要的訓練內容──

1. 尊重他人的前提首先是自重, 保護自己不受他人的傷害。

2. 親切和藹地對待他人。

3. 如果你想使用他人的東西, 請先征得同意, 並妥善保管他人的物品。

4. 以平和的態度來表達你的各種感受。

5. 信守自己的承諾, 比如按時完成作業, 幫父母照顧弟妹。

6. 不輕易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7. 做錯了事情, 要從錯誤中學習經驗教訓。

整個9月, 學校會提供各種機會訓練孩子們的相關能力, 比如, 女兒的寫作練習中, 尊重和責任的主題就占了很大的比例, 而學校裡隨處可以看到各班級以此為主題創作的張貼畫。

學校的素質訓練主題涉及到生活及學習的很多方面, 比如:Creativity(創造力), Friendiness(友愛), Forgiveness(諒解), Understanding(理解), Commitment(承諾), Services(服務), Diligence(努力)等。

Advertisiment

這些主題看似通俗簡單, 但仔細閱讀學校提供的資訊才發現我們在平日生活中依然忽視了一些重要內容。 像Forgiveness, 我們都知道是諒解, 體諒他人的難處, 原諒他人的錯誤, 讓自己具有包容心。 然而據學校的指點, 這並非Forgiveness的全部內容, 它還包括孩子在懂得寬容的同時, 也要懂得原諒自己。 這並不等同於在犯錯的時候為自己找藉口, 而是說, 原諒自己可以適時地調整心態, 不至於陷入悲觀無望甚至自卑的情緒;原諒自己, 也是警醒自己避免重複錯誤的過程。

還有, 從一年級開始小學生就通過對Services(服務)的學習漸漸懂得為人提供服務是一種社會責任。 要主動地提供他人需要的服務, 而不是被動等待他人請求幫助, 這對於個體感受來說是截然不同的。

Advertisiment
Services的訓練被特意安排在12月, 臨近聖誕和新年, 這時有許多需要我們去提供服務和説明的人們:為生活在貧困線之下的家庭捐獻食品和衣物, 鼓勵大一些的孩子為鄰居老人鏟雪, 等等。 通過為他人提供服務和説明, 孩子們會漸漸懂得這個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衣食無憂,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擁有玩具和圖書, 還有許多許多人為生存而憂。 我們的滴水之助, 對於他們也許就是一眼生命之泉。 在孩子們漸漸成熟的過程中, 他們會從中獲益良多, 他們將主動視自己為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知道奉獻也是自己的責任。

如女兒這般大的孩子還不太可能全然瞭解這些素質將對他們今後的生活產生怎樣深遠的影響,

Advertisiment
但此時卻是孩子接受此類訓練的最佳年齡。 以前, 女兒不會對自己說過的話太在意, 而如今她會說, “承諾就是承諾, 我會履行。 ”以前女兒不瞭解為什麼用過的東西不可以直接丟掉, 而是要回收, 如今她會主動提醒我保留可回收的物品, 說這是在保護地球, 是我們為地球做的services。

女兒在二年級學習的書本知識很簡單, 簡單到讓我心裡惴惴的, 不踏實, 但她卻接受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不是“知識”二字所能囊括的內容。 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總能循序漸進地學習, 在育人的過程中, 這與素質教育相比, 也許只能是獨木較于樹林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