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剛剛出生的寶寶到底有多聰明?

在哈佛大學, 有一個全球首屈一指的嬰兒大腦研究實驗室, 其領軍人物是女科學家伊莉莎白・斯派爾科教授,每年都有幾百個嬰兒在這裡為科學做出貢獻。 在30多年的研究中, 研究小組發現, 人類不僅生來就掌握許多技巧, 而且對於年齡、性別、種族的偏見早在出生後的前幾個月就已經形成。 這些發現對科學界進一步瞭解人的意識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人是天生的“數學家”

在斯派爾科的領導下, 哈佛大學嬰兒大腦研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將玄虛的哲學思考和具體的實驗資料相結合, 結果發現,

Advertisiment
人天生掌握許多“核心知識”, 這些知識在嬰兒出生時已經牢牢鑲嵌在嬰兒的大腦裡。

她領導的實驗室通過研究顯示, 在人出生後的混沌中是存在秩序的, 從嬰兒睜開眼睛的那一刹那, 就擁有了最基本的思維能力並對混沌中做出判斷。

研究者還發現, 人是天生的數學家――一個6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能夠區分數字8~16、16~32的不同。 對700個嬰兒進行的長達6年的研究顯示, 即便是6個月大的嬰兒也可以進行加減法, 對比值也能有所理解。 嬰兒還可以推斷:一個滾動的球會一直滾下去。 而且, 嬰兒也清楚, 一個球從屏障這頭滾過去, 會從另一頭滾出來。

半歲時最會區別面孔

儘管他們只能咿呀學語, 但是已經可以告訴研究人員, 人類關於年齡、性別和種族的偏見在搖籃裡就已經種下了。

Advertisiment
6個月大的嬰兒在區別其他種族的面孔方面比成人做得還棒, 他們甚至能夠區別單個的猴子。 但是, 這一能力在9個月大時會奇跡般地消失, 轉為能夠區別本種族內部的不同臉孔。

斯派爾科的研究還發現, 男嬰和女嬰在數學能力方面相差不大。 斯派爾科承認, 男女在思考方式方面有差別, 但是她認為, 這是長時間學習方式的差別導致, 而且也是偏見以及社會的期望值導致。

嬰兒生而知之?

在對嬰兒的研究過程中, 心理學家時常感到吃驚。 新生兒並不知道自己長得什麼樣子, 但是他們進入這個世界時已經對臉這個事物有了基本認識。 他們知道在臉中間部位伸出來的粉紅色物體是舌頭,

Advertisiment
而且自己可以同樣伸出舌頭。

在科學界, 至今仍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認為嬰兒是學而知之――他是個學習機器, 出生後會學習並吸收周圍環境中的一切細節, 並做出反應。

但以斯派爾科為代表的學派則認為, 人生而知之――嬰兒天生就掌握了一些技巧, 它們是人類生存的關鍵, 就像剛剛孵出的小雞立即能夠找食物吃, 剛剛出生的小魚立即可以游泳一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