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這些行為傷害了孩子學習的興趣

過分的期待對孩子來說是有害的!

虎媽、斯文加利(指嚴格操控孩子的教育方式)、直升機家長(指時時監控著孩子的家長)——這些教育方式有沒有讓你聯想到誰?……或者你自己?

大多數人認為如果家長對孩子有很高的成績要求, 他們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就會比那些沒有這些要求的家長的孩子更好。

一篇美國心理學會近期發表的文章說, 家長對孩子的高期待對孩子們的學業成績影響利弊參半。 文章的主要作者Kou Murayama說:“儘管父母的期待可以使孩子們的學業成績提高, 但過分的期待對孩子來說可能是有害的。

Advertisiment

是的, 你沒有看錯, 是有害的。

如果家長在孩子非常小的時候經常對他們寄予一些不合理的高期望, 這在孩子的心中就會留下失敗和失望的陰影, 由此, 還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負面的自我認知。 當“在學校表現不好”成為了他們理所應當的自我預期, 這些想法會給他們的心理帶來更負面的影響。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你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做了妨害孩子的事呢?

你的這些行為傷害了孩子學習的興趣

四條非常常見且會妨害孩子在校表現的教育行為(附改進方法):

1.你設置了極高的標準。

每年都會出現一篇關於“10歲的高中畢業生”或是“17歲少年/女收到八封常春藤名校錄取通知”的故事。

Advertisiment
這些情況固然存在, 但因此我們就去對每個孩子都抱有這樣的期待, 這麼做現實嗎?當然不現實。

與其對你的孩子抱有這些不現實期待, 不如與課堂(或者不好的情況, 課外等)結合起來為孩子制定可行的、遞增的目標。 一個受到激勵的學生加上一位對教育投入的家長, 能夠使你的孩子在學校的成就最大化。

2.你不清楚自己在期待什麼

在我與家長和孩子們的工作過程中, 我發現人們在有機會的時候, 總是會去實現一些期待。 可是如果孩子們並不知道家長對他們的期待到底是什麼, 他們又該怎麼向成功努力呢?因此家長和孩子需要溝通。

可以嘗試和你的孩子就你現在和將來對他們的期待以及他們該如何努力實現這些期待進行一次討論(不是教育)。

Advertisiment

3.你覺得你想要的就應該是你孩子想要的

很多家長都把自己的渴望施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這種情況一般通過兩種方式表現出來——要麼你希望他們和你一模一樣, 要麼你希望他們去做你之前沒機會做的事。

即便你可能對你自己的努力方向很滿意, 你的孩子也有可能對一件完全不同的事情感興趣。 亦或是他們在一個你一點兒都不擅長的領域有傲人的天賦。

如果你嘗試去做一個好的榜樣, 而且你也很愛你所從事的事情, 那麼你的孩子也會自然地對你做的事情感到好奇。 應該讓孩子們順應著他們自己的想法做事, 自行探索。 即便他們不想去追隨你的腳步, 這個世界上也有大把大把的機遇等著他們去發掘。

Advertisiment
不要再去逼著他們做他們不感興趣的事情了。

4.你用成績定義他們的成就

主觀的意向是學生們完全沒有辦法掌控的期待。 在完美的世界裡, 所有學生都得A。

但你的孩子應該怎麼應對一個嚴苛的從來不給A的老師呢?你知道我指的那類人——那些總是想教育孩子們到底人生是要面對什麼的老師。

作為家長, 我們不應該給孩子設定基於主觀的期待。 你的期待應該在他們遇到無法控制的事情和看到他們努力的時候表現出一些可見的靈活性。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你好,聽別人說換一奶粉就等於傷害了寶寶

    你好,沒有你說的這種情況,通常奶粉是可以換的,多少還是有添加劑的,只要胃腸功能適應性好,不必擔心,羊奶長時間喝,容易引起維生素B12缺乏。 [詳細答案]

  • 1回答

    哪些行為可以提高情商?

    提高情商的方法:1、多讚美別人:高情商的人善於讚美別人,這種讚美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看到別人優點的人,才會進步得更快,總是挑揀別人缺點的人會固步自封反而退步。2、記住別人的名字:高情商的人善於記住別... [詳細答案]

  • 1回答

    哪些行為稱得上情商低?

    低情商的人,通常表現出如下的特徵:1) 講話做事容易無意識傷及別人的感受。2) 要麼對外界反應過分敏感,很容易感覺被他人傷害,你和他們講話要很小心;要麼對他人的回饋非常不敏感。3) 發散出推卸責任、... [詳細答案]

  • 1回答

    哪些行為稱得上情商高?

    高情商者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任何時候都能做到頭腦冷靜,行為理智,抑制感情的衝動,克制急切的欲望。及時化解和排除自己的不良情緒,使自己始終保持良好的心境,心情開朗,胸懷豁達,心理健康。 [詳細答案]

  • 3回答

    孩子的這些想像是代表著撒謊嗎?

    其實我覺得孩子並不是在撒謊,他只是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在孩子的心裡,自己是第一位,所以任何事情都可以由自己的意願來改變。所以這個時候的家長不需要擔心。我認為家長完全可以與孩子一起進行各種幻想,一方...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