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坐月子>產后恢復>正文

剖宮產后的三種鎮痛方式

1.硬膜外鎮痛就是手術后麻醉醫師繼續保留插入的硬脊膜外導管, 再連接一個泵式注射器, 將鎮痛藥定時、小劑量一點點注入, 使媽媽術后的24小時~48小時內也不會感到刀口處疼痛。

這種鎮痛泵的缺點是;需要經過插管、拔管, 還要教會媽媽如何使用;有時止痛藥的代謝產物還可能會通過媽媽的乳汁影響到寶寶;留置的導管時間長了也可能會造成感染。 因此, 有些人不主張在術后使用。

2.靜脈鎮痛特點是不需要留置導管, 手術后將鎮痛泵連接在輸液的管子上, 操作簡單方便、鎮痛效果好。 但需要的鎮痛藥量較前者大的多,

Advertisiment
也需要考慮到大藥量會不會影響到媽媽術后哺乳和子宮收縮的問題。

3.細針頭腰麻操作簡單方便, 起效時間短, 維持時間長, 用藥劑量小(局麻藥劑量約為硬膜外麻醉劑量的1/20), 經過調查, 目前這種方式在手術時和術后的鎮痛效果很好, 滿意度也很高。

一般來講, 剖宮產的媽媽住院時間比自然分娩的媽媽要長一些。 醫生一般會在術后第5天或者第6天給切口拆線, 拆線時不會疼痛。 如果手術時采用的是不需拆線的縫合, 只需觀察切口的愈合情況而無需拆線了。 經過觀察情況穩定后, 媽媽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熱點關鍵字:剖宮產;鎮痛


溫馨提示: 產后形體恢復:
1、時間:越早越好, 不要坐月子。
2、運動:盡早開始走路、形體訓練。
Advertisiment

3、飲食:逐漸控制, 切忌盲目進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