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可能導致後遺症

有句話叫做“一次剖宮產, 十年肚子痛”, 你有沒有聽說過。 的確, 剖宮產作為一種手術, 可能導致一系列後續問題的發生。

●60%~70%接受過腹部手術的人會出現腸黏連, 例如剖宮產、闌尾炎和盆腔手術等

●腹脹、腹痛、噁心、食欲不振、便秘是常見症狀, 治療上沒有特效藥, 少數症狀嚴重者需手術

●術後儘早下床、注意保持大便通暢是預防之道

最近幾個星期, 家住荔灣區的陳女士總在夜裡被肚子痛而驚擾, “感覺好像有人用手在捏我的腸子。 ”為此, 陳女士曾經試過半夜看急診, 但因為既沒有腹瀉也沒有嘔吐, 驗血也沒有發現細菌感染,

Advertisiment
醫生說她並非急性腸胃炎。 而考慮到她正處於生育年齡, 於是又做了相關檢查, 排除了宮外孕。 “這莫名其妙的腹痛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幾周下來, 夜夜睡不好的陳女士整個人瘦了一圈。

最後, 陳女士終於在一次B超檢查後找到了答案。 原來, 一直折磨著她的是腸黏連。 分析, 陳女士之所以會發生腸黏連可能與她少女時代動過闌尾炎手術, 而去年又接受了剖宮產手術有關。

六至七成人腹部手術後會出現腸黏連

周阿姨的情況和陳女士有點相像, 但惱人的腹痛折磨她已經10年了。 “除了10年前在老家做過一次剖宮產, 我沒有做過其他手術, 也沒有得過什麼腹部疾病。 ”周阿姨告訴記者, 經過檢查, 認為她的問題也是腸黏連。

Advertisiment

腸黏連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腸管與腸管之間、腸管與腹膜之間、腸管與腹腔內臟器之間發生的不正常黏附。 從病因學來講, 黏連的形成除了先天原因之外, 多數與損傷或炎症有關。

“損傷大多數來自於腹部手術。 ”袁暉說, 在他接觸的腸黏連患者中, 大部分都有過腹部手術的經歷, “這個比例大概有60%~70%。 ”手術過程中腸管暴露時間過長, 空氣污染, 動作粗糙, 創面大, 漿膜層受損嚴重, 止血不徹底, 術後滲血、滲液流到腹腔, 操作人員沖洗不淨, 或腹腔內遺留異物等都可造成腸黏連。 除了手術後遺症, 腹部創傷, 例如腹部突然受到外界衝擊, 局部組織可出現充血水腫或有血性滲出物流入腹腔, 也會使周圍組織水腫黏連。

Advertisiment
此外, 化學藥物, 如計劃生育粘堵術藥物外流, 進入腹腔也會造成嚴重的腸黏連。 還有腹腔內炎症、腸結核和腸道腫瘤等也會導致腸黏連。

治療沒有特效藥 重症患者要手術

袁暉介紹, 腹痛、腹脹、噁心、食欲不振和便秘是腸黏連的常見症狀, 由於這些症狀與很多胃腸道疾病相似, 因此大部分患者一開始都被診斷為胃病、結腸炎, 但經過系統的治療症狀卻沒有緩解。 “由於很多人並不意識到自己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沒有找對專科就診, 只能常年忍受腹痛的折磨。 ”

據介紹, 腸黏連的診斷主要依靠患者的相關病史、體征、症狀以及腹部平片、彩超、腹部CT、氣腹造影等檢查。 還有部分患者是在做腹部手術時開腹發現腸黏連的。

Advertisiment

袁暉說, 腸黏連病人的臨床症狀可因黏連程度和黏連部位而有所不同。 輕者可無任何不適感覺, 或者偶爾在進食後出現輕微的腹痛、腹脹等。 重者可經常伴有腹痛、腹脹、排氣不暢、噯氣、大便乾燥、腹內有氣塊亂竄等, 甚至引發不全梗阻。

雖然手術後發生腸黏連的機會比較高, 但並非每個人都會有症狀, 像陳女士和周女士這種出現症狀並需要就診的病人大概有10%, 這類病人一般以保守治療為主, 吃一些解除痙攣、消炎和消腫的藥物, 或者採取禁食和灌腸等措施都能使症狀緩解。

值得注意的是, 在有症狀的腸黏連病人中, 約有1%的人症狀比較嚴重, 甚至可能發生腸梗阻, 需要手術治療。 專家解釋說, 重症患者的腸黏連面積比較大,

Advertisiment
而且腸管肌肉功能受限, 蠕動失常, 造成腸功能紊亂, 致使腸內容物不能正常運行, 食物在腸腔內停留時間過長, 水分被腸壁吸收, 造成大便乾燥。 輕者兩三天大便一次, 重者一周大便一次, 每次排便均十分困難, 必須借助通便藥才能完成。 大便的長期滯留, 易引起黏連性腸梗阻, 並造成腸壞死, 以致危及生命。 “這類患者有可能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袁暉說。

專家提醒

避免腸梗阻

飲食要注意

袁暉提醒, 要預防腸黏連, 除了避免腹部受傷和得了炎症及時治療外, 對於大部分由於手術造成的腸黏連, 預防的重點在於手術後早下床和早運動, 使腸管不處於靜止不動的狀態。 然而記者在採訪中發現, 如今不少年輕的產婦比較嬌氣, 剖宮產手術後由於害怕傷口痛,遲遲不肯下床,或者擔心營養不夠、奶水跟不上,手術後腸道尚未排氣就進食固體食物,這些因素都可能會提高腸黏連的機會。

專家指出,接受不同手術的患者應遵從醫囑下床、在床上翻身或者做伸曲雙腿的運動。這樣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改善腸道的血液迴圈,使腸管儘快恢復功能,避免腸黏連的發生。如果病情允許,可以適當應用一些促排氣的藥物。

如果已經被診斷出腸黏連,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應多加注意,關鍵是要預防腸黏連發展成腸梗阻。袁暉強調,腸黏連患者首先要保持大便通暢,因此飲食上要注意粗纖維的攝入量,多吃蔬菜水果、五穀雜糧,多喝蜂蜜等。另外,飯後千萬別老坐著,散步等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加腸道的蠕動,幫助排便。腸黏連症狀比較嚴重的患者不要吃硬食、粘食,不喝冷飲,盡可能吃粥、饅頭、蛋糕、奶類、豆漿等軟食和流食;還要少食多餐,切忌暴飲暴食;堅持做到每餐後都要俯臥一小時。這樣做的好處是:有利於消化吸收,避免進食不當或食物在黏連部位的狹窄腸管處受阻而導致病情加重。

當由於剖腹產的影響造成了後期的一些病變,我們應該及時治療,不要拖延病情。自己用藥就是更為不可取的方法了。

剖宮產手術後由於害怕傷口痛,遲遲不肯下床,或者擔心營養不夠、奶水跟不上,手術後腸道尚未排氣就進食固體食物,這些因素都可能會提高腸黏連的機會。

專家指出,接受不同手術的患者應遵從醫囑下床、在床上翻身或者做伸曲雙腿的運動。這樣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改善腸道的血液迴圈,使腸管儘快恢復功能,避免腸黏連的發生。如果病情允許,可以適當應用一些促排氣的藥物。

如果已經被診斷出腸黏連,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應多加注意,關鍵是要預防腸黏連發展成腸梗阻。袁暉強調,腸黏連患者首先要保持大便通暢,因此飲食上要注意粗纖維的攝入量,多吃蔬菜水果、五穀雜糧,多喝蜂蜜等。另外,飯後千萬別老坐著,散步等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加腸道的蠕動,幫助排便。腸黏連症狀比較嚴重的患者不要吃硬食、粘食,不喝冷飲,盡可能吃粥、饅頭、蛋糕、奶類、豆漿等軟食和流食;還要少食多餐,切忌暴飲暴食;堅持做到每餐後都要俯臥一小時。這樣做的好處是:有利於消化吸收,避免進食不當或食物在黏連部位的狹窄腸管處受阻而導致病情加重。

當由於剖腹產的影響造成了後期的一些病變,我們應該及時治療,不要拖延病情。自己用藥就是更為不可取的方法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