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別輕易相信孩子的眼淚

媽媽其實很困擾

瞧這一老一小不亦樂乎的樣子, 好像是我把家裡的氣氛給搞砸了, 弄得大家都不愉快。 書上說,孩子小,並不是可以放縱他們的理由, 不該做的事情從一開始就要杜絕, 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來。 對寶寶的小毛病置若罔聞, 等於縱容他不好的行為, 有了第一次, 後面就可能有無數次, 小毛病很容易演變成大問題, 會寵壞寶寶。 那樣, 豈不是害了寶寶, 我說的難道不對嗎?

我們的“尺規”在這裡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這句話對小寶寶同樣適用。 所以, 媽媽應該給寶寶一個“可以”的界限, 超出了這個範圍,

Advertisiment
紅燈就要亮起來。 即便身邊有沒有支持者, 也要“咬牙”挺著。

建議媽媽這麼辦

別怕寶寶的眼淚

生怕孩子受半點委屈、一看到孩子的眼淚就心軟, 無條件地滿足寶寶是的“通病”。 這個時候, 媽媽既不要和老人“硬頂”, 也別妥協,不妨請老人暫時離開, 理直氣壯地照著你認准的做法去做。 當然, 千萬不能被寶寶的眼淚亂了陣腳, 因孩子的大哭大鬧就改變初衷。 畢竟, 好的理念必須得以實施才能見效。

該堅持時就堅持

要想讓老人接受你的育兒觀點,溝通和共同學習是不可缺少的一環;而在瑣碎的日常生活中一點點地滲透, 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你的堅持要用耐心做支撐,給老人一點時間去轉變“樹大自然直”的觀念。 另外,如果幫你帶孩子的是公婆,

Advertisiment
還要處理好和公婆的關係。 老人心情舒暢, 才不會跟你作對

用事實說話

如果老人的善良一而再、再而三地助長了寶寶的壞習慣, 一定抓住這個機會現身說法。 告訴他們,寶寶正處於“學規矩”的年齡, 如果這時不提出嚴格的要求, 養成一些壞習慣, 以後是很難改的。 在事實面前, 老人通常比較容易接受你的理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