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季到,寶寶一天最多洗兩次臉

冬季來臨, 氣溫較低, 空氣乾燥, 而寶寶皮膚嬌嫩, 適應力差, 因此容易出現皮膚問題, 讓廣大父母很是緊張。 那麼寶寶皮膚冬季常出現哪些問題, 該如何護理寶寶嬌嫩的肌膚呢?閔主任介紹說, 寶寶的皮膚很薄很細嫩, 並且因為皮脂腺機能未發育完全, 肌膚護理能力較弱, 冬天更容易出現乾燥、凍瘡、嘴唇乾裂等皮膚問題。 因此在寶寶的日常護理中, 要尤其重視預防這三類問題。

保持皮膚濕潤多補水

“皮膚乾燥主要與冬季人體皮膚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減少有關。 ”閔主任解釋說, 為應對寒冷天氣, 保持體溫,

Advertisiment
人體皮膚的汗腺和皮脂腺會處於收縮狀態, 不可避免使得皮膚乾燥。 寶寶的汗孔密度較成年人高, 而且往往又特別活潑好動, 從而造成寶寶體內的水分蒸發量比較大, 如果水分補充不及時不充分, 寶寶的皮膚就很容易出現乾燥。 另外, 過度清潔會使乾燥狀況加劇。

對於小孩子來說, 每天洗一兩次臉就夠了, 還要注意洗澡時水溫不要太高, 也不要洗的時間太長, 水溫過高和使用鹼性用品都容易沖洗掉孩子肌膚上的油分, 使皮膚自身的濕潤保護能力下降。 因此, 臉部清潔完畢後, 要及時塗抹嬰兒潤膚露、潤膚霜、苦參精萃身體乳等進行保濕;洗澡後要及時把寶寶全身擦乾, 然後用手把潤膚霜焐暖, 輕輕地塗在寶寶身上,

Advertisiment
以此來鎖住皮膚所需的水分。

要多讓寶寶喝水, 喝水可以彌補外界環境乾燥所造成的水分丟失, 白開水是補水最好的選擇。 多吃些胡蘿蔔、綠葉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E和維生素B的食物。

預防凍瘡關鍵在保暖

無論是成人還是寶寶, 在天氣較冷的時候, 都會受到凍瘡困擾, 而且寶寶發病率更高。 “凍瘡好發於身體的外露部位和血液迴圈不良的四肢末梢, 寶寶常常在戶外玩耍, 或在戶外沒有做好防寒措施, 長時間處於低溫和潮濕刺激下, 導致局部血管痙攣、淤血, 造成組織缺血缺氧, 細胞受到損傷, 尤其是肢體遠端血液迴圈較差的部位, 如腳趾、手指是最容易出現凍瘡的地方。 ”閔主任解釋說。

因此當寶寶要去戶外時,

Advertisiment
一定要注意給寶寶保暖, 如衣服是否防寒, 特別是經常暴露的部位, 可適當地塗抹護膚油以保護皮膚。 如果寶寶手腳出現凍瘡要及時治療, 沒有破潰時在紅腫疼痛處塗抹凍瘡軟膏或維E軟膏, 也可請中醫開一些草藥煎洗。 同時家長可以給寶寶做按摩:在凍瘡紅腫部位, 用手進行搓、摩、按壓, 先輕後重, 促使紅腫消散, 每日做2-3次, 每次10分鐘。 當有水泡和水泡破了形成潰瘍面時, 建議及時就醫。

嘴唇乾裂可補維生素

“此外, 因為氣候乾燥, 寶寶的小嘴唇特別容易變幹, 寶寶很喜歡舔嘴唇, 不僅不能濕潤口唇, 反而會加速唇部的水分蒸發, 導致越幹越舔、越舔越幹的惡性循環, 嚴重的導致嘴唇乾裂。 ”

如果發現寶寶的口唇有乾裂徵象,

Advertisiment
可以先在寶寶嘴唇上敷一塊乾冷的小毛巾, 讓嘴唇黏膜充分攝取水分, 然後再塗搽一些潤唇膏或香油。 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夠讓皮膚保持細膩滋潤, 因此家長也要在寶寶的食譜裡及時添加新鮮水果和蔬菜。 一旦看見寶寶頻繁舔嘴唇, 父母要及時制止, 並告訴他那樣做會使嘴唇乾裂得更加厲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