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天新生寶寶怎麼帶?冬季新生兒的護理要點

1 冬天新生寶寶怎麼帶:穿衣要保暖

冬季照顧新生寶寶最重要的是保暖, 所以冬季穿衣方面, 家長避免“捂熱”寶寶的同時要注意新生兒的保暖, 防止因為穿的少而受涼、感冒。

內衣:

1、一套適度並且透氣的保暖內衣, 必須是純棉的, 讓寶寶出的汗容易被吸收, 同時還要包裹住寶寶的體溫。

2、南方氣候比較溫暖的地方, 可以選一套純棉的內衣即可;北方氣候比較寒冷的地方, 可以選純棉並內夾著棉花的比較暖喝的內衣。

毛衣:

1、一套鬆緊適度的毛衣, 毛衣可以採購, 也可以由媽媽親自選購細緻的羊絨線來織,

Advertisiment
不需要太厚, 起到保暖的作用即可。

2、南方氣候比較溫暖的地方, 可直接用外套套著即可;北方氣候比較寒冷的地方, 可以選擇厚實但毛線比較細膩的毛衣。

外套:

1、為避免寶寶的腰部經常被大人抱著導致上下節衣物分開, 可選購背帶褲, 上身則為厚實外套, 天氣不是很涼, 沒有大風吹著的時候, 可以稍微薄一些, 如果風大氣候寒冷的地方, 外套就選購厚實些。

2、南方氣候比較溫暖, 外套可以隨意選配, 厚薄各準備一件, 看氣候和天氣來衡量;北方可以準備厚實的外套, 但是切記不能捂得太緊, 要讓寶寶的身體可以適當透氣。

鞋襪:

一雙羊絨厚襪, 和一雙嬰兒店內的毛毛鞋。

冬天新生寶寶穿衣注意事項:

1、通過摸寶寶後背判斷冷暖

Advertisiment

判斷寶寶是冷是熱一來摸他的手心是否暖和二來摸他的脖子是否暖和, 再摸他背心是否出汗, 通常比我們大人少一點點就是夠了的。

2、新生兒過度保暖容易誘發捂熱綜合症

捂被綜合征又稱“捂熱綜合症”, 又稱“嬰兒蒙被缺氧綜合症”或“嬰兒悶熱綜合征”, 是由於過度保暖、捂悶過久引起嬰兒缺氧、高熱、大汗、脫水、抽搐昏迷, 乃至呼吸、迴圈衰竭的一種冬季常見急症, 特別是新生兒, 若不注意科學護理, 最易誘發此症。

所以家長給新生寶寶保暖要注意適當。

3、冬季可以給新生兒使用睡袋

可以使用睡袋, 正常0-8月這時期的寶寶不會翻身, 但雙腳會蹬被子, 睡覺時雙手上舉, 雙腿膝蓋向外彎曲, 並需要頻繁更換尿片。 睡眠中手腳活動為手上下揮舞,

Advertisiment
雙腳如青蛙劃水狀運動, 極易把被子蹬掉。 而要是在手腳活動中受限制, 則會醒來哭鬧, 影響寶寶睡眠, 因此應該選用寬鬆型的睡袋, 不要給寶寶束縛感。

4、不建議新生兒使用暖寶寶取暖

暖寶寶的反應原理為利用原電池加快氧化反應速度, 將化學能轉變為熱能。 為了使溫度能夠持續更長, 產品使用了礦物材料蛭石來保溫。 對於嬰兒來說, 因含有化學成份, 在加上皮膚很嫩, 活動量少, 為了防止低溫燙傷, 所以最好不要用。

2 冬天新生寶寶怎麼帶:餵養要適宜

1、冬天新生寶寶建議母乳餵養

冬天是呼吸道感染等各種疾病的多發病時期, 而母乳中含有的抗體能幫助嬰兒減少生病的可能。 有條件的媽媽,

Advertisiment
一定要堅持給寶寶哺喂母乳。 給寶寶穿一兩件衣服, 感覺到手腳不冷, 就不用擔心著涼, 媽媽也可以直接把寶寶抱在懷裡喂。

2、喂母乳時媽媽要注意保暖

媽媽在喂母乳時體溫容易下降, 極易引起感冒。 所以, 即使在有空調的房間, 也要使用毛毯把身體外露的部分裹起來。 保證媽媽的身體健康, 這樣才不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在夜間喂母乳的話, 與其打開整個房間範圍的取暖器, 不如在媽媽和寶寶的邊上放置一個用於小範圍供暖的電暖爐比較好。 把寶寶用衣服或小毛毯包起來, 以免直接接觸到暖爐所發出來的熱氣。

3、寶寶喝剩的奶粉不能留到下頓吃

沖好的奶粉在未吃過的情況下, 放入冰箱冷藏不可超過24小時, 放在常溫下,

Advertisiment
則不可超過2小時。 若是已經吃過還有剩的, 則應丟棄, 不能留到下頓給寶寶吃。 因奶與唾液接觸, 半小時後就開始滋生細菌。

4、混合餵養或人工餵養的寶寶要及時補水

冬天天氣乾燥, 寶寶容易缺水, 尤其是奶粉餵養的寶寶, 因為奶粉容易上火, 需要及時補充水分。

在新生兒階段, 寶寶因為動脈導管開放、長時間哭鬧、體表散熱快、生理性脫水而增加水分的流失, 因此, 在出生的頭一周內, 水分的需求量較多。

3 冬天新生寶寶怎麼帶:環境要舒適

1、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5℃~28℃

新生兒對外界溫差的變化有些不適應, 適宜的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5℃~28℃, 冬天需要保暖, 寶爸應注意通風時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而室內的光線不能太暗或太亮, 有些家長認為新生兒感光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歡掛上厚重的窗簾,其實這是不宜的,應讓寶寶在自然的室內光線裡學會適應,而避免陽光直射眼部。

2、冬季保證室內50%濕度

冬季乾燥,室內溫度高,濕度小,對新生兒呼吸道黏膜功能和纖毛功能不利,應該保證濕度,一般應保持在50%左右,增加室內濕度,目前多是採用加濕器,但用水蒸汽提高室內濕度,也可增加新生呼吸道感染的機會,寶媽可以使用蒸餾水。

3、冬季要定時開窗通風

即使在冬季也要定時開窗,更換室內空氣,使用空調的家庭也要定時開窗,不能僅靠空調換氣。新生兒在渾濁的環境中生長很不利於生長發育。

4 冬天新生寶寶怎麼帶:疾病要預防

1、親朋探望避免交叉感染

為避免太多的人同時探望,或者客人停留的時間過長,制定一個探訪時間表很有必要。不要在同一時間接待過多的親戚,另外,除了至親以外,其他想來探望的人最好等上一兩個星期甚至一個月。當客人表現出要抱抱寶寶的動作時,新媽媽可以把醫生的建議抬出來當擋箭牌,客人並不一定會生氣和不理解。如果確定要抱寶寶,不妨先請客人們先清洗雙手。

2、通過吃奶和哭聲判斷新生兒是否患病

新生兒患病症狀常不典型,易被忽略。通常媽咪們和家人可以觀察新生兒的面色、哭聲、吃奶、小便情況及精神狀態等方面判斷新生兒是否生病。其中以吃奶情況和哭聲這兩點最為重要。新生兒吃奶減少,吸吮無力,或拒絕吃奶,都可能是生病的早期表現。

●要注意區別新生兒的哭聲,新生兒正常的哭聲,洪亮有力,且邊哭邊四肢伸動,一般是因為饑餓引起,吃飽奶後即不再啼哭,安然入睡。

●如果新生兒哭的時候,兩眼發直,哭聲突然,短促而急躁,或高聲尖叫,常是腦部有病的表現,要及早就診。

3、冬季注意預防新生兒硬腫症

硬腫症多見於寒冷季節,常有環境溫度過低或保暖不當史。得了這種病的寶寶會表現出不吃、不哭、反應低下、體溫不升、重者體溫甚至小於30℃。皮膚硬腫先發生在下肢臀部及面部、然後波及全身。膚色潮紅如熟蝦或呈蒼灰和發紺。重症患兒可有心率減慢、心音低鈍。常伴多臟器功能損害,如微循環障礙、休克、心功能不全、DIC和腎功能衰竭等,肺出血是其最常見的死亡原因。

5 冬天新生寶寶怎麼帶:洗澡要防受涼

1、室內溫度應該達到23℃。冬季如果室內溫度低,應該使用加熱裝置,比如浴霸,使室溫達到適宜溫度再給寶寶洗澡。

2、將洗澡需要的物品準備好,放在隨手可及的地方。

3、在澡盆里加水,溫度不宜過高,在36~38度之間即可。新媽咪可以用自己的肘部或者手腕部來感覺一下,感覺溫度差不多就表明水溫適合。如果判斷沒有把握,最好使用專用水溫計。

4、把寶寶放在浴床上,如果沒有浴床,可以在澡盆底部放一條厚毛巾防滑。水的高度以不超過寶寶胸部為宜。

5、先給寶寶用清水洗臉。用棉球輕輕給寶寶清潔眼部、眼角、鼻翼兩側。然後用柔軟的紗布嬰兒巾給寶寶洗臉。

6、用紗布巾清潔寶寶外耳、脖子及其他部位。

7、最後洗頭。媽咪把胳膊放在寶寶背後,用手腕和手支撐住寶寶的頭和脖子。注意洗頭的時候不要讓水流到寶寶臉上。

8、全身沖洗乾淨後,立即擦乾寶寶身體上的水分。

9、用棉簽和濃度為75%的酒精護理臍部。

10、給寶寶換上乾淨的紙尿褲或尿布,穿上乾淨的衣服。

6 冬天新生寶寶怎麼帶:皮膚要護理

1、冬季戶外氣溫低,室內空氣乾燥,對寶寶敏感的皮膚影響很大。在乾燥的室內,有條件的家庭可以使用加濕器增加濕度,或者經常在地面灑水,同樣可以起到加濕的效果。

2、媽咪在給寶寶做清潔護理工作前,一定要洗淨雙手,在接觸寶寶之前最好搓搓手,不要讓涼手刺激到寶寶。

3、冬季寶寶仍然會患上濕疹或者皮膚乾燥,皮膚需要更多的呵護。選擇不含香料和色素的清潔護膚用品,日常生活中避免溫度變化過於激烈,遠離濕度過大或過小的環境,貼身衣物選擇純棉製品,避免羊毛織物,採取以上措施會緩解寶寶的皮膚問題。

4、冬季如果寶寶著涼感冒,流鼻涕,可以在寶寶的鼻子下抹一層薄薄的凡士林,每日幾次,可以避免鼻涕對皮膚的刺激,還可以減輕經常擦拭對皮膚帶來的不適。

有些家長認為新生兒感光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歡掛上厚重的窗簾,其實這是不宜的,應讓寶寶在自然的室內光線裡學會適應,而避免陽光直射眼部。

2、冬季保證室內50%濕度

冬季乾燥,室內溫度高,濕度小,對新生兒呼吸道黏膜功能和纖毛功能不利,應該保證濕度,一般應保持在50%左右,增加室內濕度,目前多是採用加濕器,但用水蒸汽提高室內濕度,也可增加新生呼吸道感染的機會,寶媽可以使用蒸餾水。

3、冬季要定時開窗通風

即使在冬季也要定時開窗,更換室內空氣,使用空調的家庭也要定時開窗,不能僅靠空調換氣。新生兒在渾濁的環境中生長很不利於生長發育。

4 冬天新生寶寶怎麼帶:疾病要預防

1、親朋探望避免交叉感染

為避免太多的人同時探望,或者客人停留的時間過長,制定一個探訪時間表很有必要。不要在同一時間接待過多的親戚,另外,除了至親以外,其他想來探望的人最好等上一兩個星期甚至一個月。當客人表現出要抱抱寶寶的動作時,新媽媽可以把醫生的建議抬出來當擋箭牌,客人並不一定會生氣和不理解。如果確定要抱寶寶,不妨先請客人們先清洗雙手。

2、通過吃奶和哭聲判斷新生兒是否患病

新生兒患病症狀常不典型,易被忽略。通常媽咪們和家人可以觀察新生兒的面色、哭聲、吃奶、小便情況及精神狀態等方面判斷新生兒是否生病。其中以吃奶情況和哭聲這兩點最為重要。新生兒吃奶減少,吸吮無力,或拒絕吃奶,都可能是生病的早期表現。

●要注意區別新生兒的哭聲,新生兒正常的哭聲,洪亮有力,且邊哭邊四肢伸動,一般是因為饑餓引起,吃飽奶後即不再啼哭,安然入睡。

●如果新生兒哭的時候,兩眼發直,哭聲突然,短促而急躁,或高聲尖叫,常是腦部有病的表現,要及早就診。

3、冬季注意預防新生兒硬腫症

硬腫症多見於寒冷季節,常有環境溫度過低或保暖不當史。得了這種病的寶寶會表現出不吃、不哭、反應低下、體溫不升、重者體溫甚至小於30℃。皮膚硬腫先發生在下肢臀部及面部、然後波及全身。膚色潮紅如熟蝦或呈蒼灰和發紺。重症患兒可有心率減慢、心音低鈍。常伴多臟器功能損害,如微循環障礙、休克、心功能不全、DIC和腎功能衰竭等,肺出血是其最常見的死亡原因。

5 冬天新生寶寶怎麼帶:洗澡要防受涼

1、室內溫度應該達到23℃。冬季如果室內溫度低,應該使用加熱裝置,比如浴霸,使室溫達到適宜溫度再給寶寶洗澡。

2、將洗澡需要的物品準備好,放在隨手可及的地方。

3、在澡盆里加水,溫度不宜過高,在36~38度之間即可。新媽咪可以用自己的肘部或者手腕部來感覺一下,感覺溫度差不多就表明水溫適合。如果判斷沒有把握,最好使用專用水溫計。

4、把寶寶放在浴床上,如果沒有浴床,可以在澡盆底部放一條厚毛巾防滑。水的高度以不超過寶寶胸部為宜。

5、先給寶寶用清水洗臉。用棉球輕輕給寶寶清潔眼部、眼角、鼻翼兩側。然後用柔軟的紗布嬰兒巾給寶寶洗臉。

6、用紗布巾清潔寶寶外耳、脖子及其他部位。

7、最後洗頭。媽咪把胳膊放在寶寶背後,用手腕和手支撐住寶寶的頭和脖子。注意洗頭的時候不要讓水流到寶寶臉上。

8、全身沖洗乾淨後,立即擦乾寶寶身體上的水分。

9、用棉簽和濃度為75%的酒精護理臍部。

10、給寶寶換上乾淨的紙尿褲或尿布,穿上乾淨的衣服。

6 冬天新生寶寶怎麼帶:皮膚要護理

1、冬季戶外氣溫低,室內空氣乾燥,對寶寶敏感的皮膚影響很大。在乾燥的室內,有條件的家庭可以使用加濕器增加濕度,或者經常在地面灑水,同樣可以起到加濕的效果。

2、媽咪在給寶寶做清潔護理工作前,一定要洗淨雙手,在接觸寶寶之前最好搓搓手,不要讓涼手刺激到寶寶。

3、冬季寶寶仍然會患上濕疹或者皮膚乾燥,皮膚需要更多的呵護。選擇不含香料和色素的清潔護膚用品,日常生活中避免溫度變化過於激烈,遠離濕度過大或過小的環境,貼身衣物選擇純棉製品,避免羊毛織物,採取以上措施會緩解寶寶的皮膚問題。

4、冬季如果寶寶著涼感冒,流鼻涕,可以在寶寶的鼻子下抹一層薄薄的凡士林,每日幾次,可以避免鼻涕對皮膚的刺激,還可以減輕經常擦拭對皮膚帶來的不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