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六種人工色素 讓寶寶吃成笨蛋

每個孩子都喜歡五顏六色的糖果、色彩繽紛的果凍。 然而, 最新研究顯示, 令食品顏色變得鮮豔的人工色素對孩子的危害程度等同於含鉛汽油, 除了會導致多動症等行為障礙外, 長期攝入6種人工色素還會損害兒童的智力, 嚴重時會令其IQ值下降5.5分。

英國食品標準局理事會10日就部分食用色素可能對兒童行為產生影響的問題進行了討論, 並決定向政府提出在食品中少用人工色素的建議。 歐洲多個消費者保護組織10日也敦促歐盟全面禁止使用這6種人工色素。

此前, 科學家早就發現, 長期攝入生產糖果和軟飲料時經常使用的人工添加劑會導致多動症等行為障礙。

Advertisiment
英國食品標準管理局(FSA)對這一研究結果撥款75萬英鎊委託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者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 有6種人工色素包括人們所熟知的檸檬黃、日落黃會影響兒童的智力, 嚴重時可導致兒童的IQ值下降5.5分。 目前, 研究者還在對另一種添加劑苯甲酸納的危害性進行進一步研究。

領導這項研究的南安普敦大學教授吉姆·史蒂文生專門寫信給英國食品標準管理局呼籲儘快採取措施取締人工色素。 他在信中指出, 根據他們的研究, 人工色素對兒童智力的破壞作用跟鉛中毒差不多。 上世紀80年代初, 科學家發現鉛對兒童的智力具有很大損害,

Advertisiment
高鉛兒童和低鉛兒童的智力在IQ值上相差5.5分。 2000年, 含鉛汽油被全面禁止。

英國食品和飲料協會發言人辯稱, 食品添加劑在允許被公眾接觸前已經經過測試。 “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是嚴格按照歐洲的有關法律進行的, 是在歐洲科學委員會批准安全的情況下才使用的。 ”

這些食品添加劑有害健康:

檸檬黃:在英國人常吃的青豆茸以及棉花糖中使用, 英國禁止在所有3歲以下兒童的食品和飲料中使用。

喹啉黃:經常在果汁和感冒膠囊中使用。

日落黃:經常在泡泡糖和豆形軟糖中使用。

藍光酸性紅:經常在潤喉糖中使用。

食用胭脂紅:經常在軟糖中使用。

誘惑紅:經常在果凍和棒棒糖中使用。

苯甲酸納:人工防腐劑, 經常在軟飲料、止咳糖漿中使用。

Advertisiment

人工色素危害

一 、對兒童的危害:

1、引發兒童行為過激。 人們普遍感覺現時的小孩越來越任性、頑皮、反叛、情緒不穩定、脾氣暴躁、自製力差, 越來越難管了, 這與過量進食那些令少年兒童偏愛的誘人彩色零食中的合成色素有關。 最新科學調查研究證明:“小兒多動症”、少兒行為過激與長期過多進食含合成色素食品有關。 有關專家研究指出:少兒正處於生長發育期, 體內器官功能比較脆弱, 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健全, 對化學物質敏感, 若過多過久地進食含合成色素的食品, 會影響神經系統的衝動傳導, 刺激大腦神經而出現躁動、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自製力差、思想叛逆、行為過激等症狀。

2、食用人工色素會影響兒童智力發育。

Advertisiment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應英國食品標準局請求, 進行食用人工色素對兒童發育影響的研究, 研究結果發現, 包括酒石黃和落日黃在內的7種人工色素可能會使兒童智商下降5分。

3、由於小兒肝臟解毒功能、腎臟排泄功能不夠健全, 進食合成色素, 致使大量消耗體內解毒物質, 干擾體內正常代謝功能, 從而導致腹瀉、腹脹、腹痛、營養不良和多種過敏症, 如皮疹、蕁麻疹、哮喘、鼻炎等。

二、在化妝品中的危害:

科研人員在對人工色素進行化驗近年來, 由於色素導致的皮膚病急劇增加, 已成為醫學界、美容界及化妝品界的專家們研究的一大課題, 以至於他們給這種新型的皮膚病取名叫“化妝美容病”。

有研究人員指出,

Advertisiment
化妝品中的色素與人類皮膚的色素沉著有一定的關係。 色素沉著是在正常皮膚上出現的褐色斑點, 嚴重影響形象, 與人類使用化妝品的用心背道而馳。

研究人員說, 化妝品中所含的色素也屬焦油衍生物, 長期使用會對光線發生敏感反應, 從而導致色素沉著。 化妝品引起的色素沉著多數還伴有皮膚潮紅、丘疹等炎症現象。 口紅是人們最常用的化妝品之一, 由於它是塗在嘴唇上的, 很容易在吃飯時溜到體內。 一般來說, 咽下微量口紅對身體不大可能造成危害, 但是口紅中含有色素, 長期使用會產生蓄積作用, 對機體造成潛在危害。 色素還是導致人們對化妝品過敏的重要原因之一。

常常引起燒灼、瘙癢、表皮剝脫、輕微疼痛等過敏症狀。

三、人工色素的致癌性:

前蘇聯在1968—1970年曾對莧菜紅這種食用色素進行了長期動物試驗,結果發現致癌率高達22%。美、英等國的科研人員在做過相關的研究後也發現,不僅是莧菜紅,許多其它的合成色素也對人體有傷害作用,可能導致生育力下降、畸胎等等,有些色素在人體內可能轉換成致癌物質。特別是偶氮化合物類合成色素的致癌作用更明顯。偶氮化合物在體內分解,可形成丙種芳香胺化合物,芳香胺在體內經過代謝活動後與靶細胞作用而可能引起癌腫。

此外,許多食用合成色素除本身或其代謝物有毒外,在生產過程中還可能混入砷和鉛。過去用於人造奶油著色的奶油黃,早已被證實可以導致人和動物患上肝癌,而其它種類的合成色素如橙黃能導致皮下肉瘤、肝癌、腸癌和惡性淋巴癌等。

三、人工色素的致癌性:

前蘇聯在1968—1970年曾對莧菜紅這種食用色素進行了長期動物試驗,結果發現致癌率高達22%。美、英等國的科研人員在做過相關的研究後也發現,不僅是莧菜紅,許多其它的合成色素也對人體有傷害作用,可能導致生育力下降、畸胎等等,有些色素在人體內可能轉換成致癌物質。特別是偶氮化合物類合成色素的致癌作用更明顯。偶氮化合物在體內分解,可形成丙種芳香胺化合物,芳香胺在體內經過代謝活動後與靶細胞作用而可能引起癌腫。

此外,許多食用合成色素除本身或其代謝物有毒外,在生產過程中還可能混入砷和鉛。過去用於人造奶油著色的奶油黃,早已被證實可以導致人和動物患上肝癌,而其它種類的合成色素如橙黃能導致皮下肉瘤、肝癌、腸癌和惡性淋巴癌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