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糖尿病,胰島素怎麼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 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數不斷攀升, 兒童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不斷增加。 糖尿病對這些“祖國的花朵”危害甚大, 應引起全社會的重視。  

兒童糖尿病的分類 

兒童糖尿病大體分為三種情況:1型糖尿病, 多由自身免疫引起;2型糖尿病, 多與肥胖、胰島素抵抗有關;特殊類型糖尿病, 一般由某些疾病(如皮質醇增多症)或某些基因突變引起, 此種糖尿病較為少見。 兒童糖尿病過去一般以1型糖尿病為主, 不過近年來, 隨著兒童肥胖的增加, 兒童2型糖尿病也逐漸增多。  

基礎治療——生活方式干預 

不管是什麼類型的兒童糖尿病,

Advertisiment
生活方式干預(包括飲食治療和運動)都是基礎治療。 飲食治療也稱為醫學營養治療, 這對於兒童來說比較困難, 因為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 需要家長配合。 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 從兒童階段就培養出的良好生活方式, 會使其終身受益。  

兒童處於生長發育期, 又是好動的年齡段, 應保證足夠的營養素和能量供給。 每日總能量可按下面的公式計算:總能量=1 000千卡 +(年齡-1)×100千卡。 其中, 蛋白質占總能量的20%左右, 脂肪占總能量的30%左右, 碳水化合物占總能量的50%左右。 除上述三大營養物質外, 還需保證足量的維生素、礦物質攝入量。 此外, 應讓兒童養成均衡飲食、定時進餐的習慣,

Advertisiment
因為偏食和不定時的進餐都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  

類型不同, 胰島素治療方案有異 

兒童1型糖尿病需要胰島素治療, 有條件者可使用胰島素泵, 效果良好但價格較貴。 如不能使用胰島素泵, 也可用胰島素筆或注射器皮下注射胰島素。 胰島素製劑種類很多, 按來源及結構分為動物胰島素、人胰島素和人胰島素類似物。 按作用時間分為速效胰島素、短效胰島素、中效胰島素和長效胰島素。 速效胰島素或短效胰島素可與中效胰島素按一定比例混合, 形成預混胰島素。 由人胰島素製成的預混胰島素稱為預混人胰島素, 如諾和靈30R、諾和靈50R、優泌林70/30、甘舒霖30R、重和林30R等;由人胰島素類似物製成的預混胰島素稱為預混人胰島素類似物,

Advertisiment
如諾和銳30、諾和銳50、優泌樂25、優泌樂50等。 兒童1型糖尿病需要採取“基礎+餐時”的胰島素治療方案。 基礎胰島素一般每日注射1次即可, 餐時胰島素的注射次數由進餐次數決定, 如果每日進餐3次則注射3次。 絕大多數患兒需要“3+1”的方案, 即睡前注射一次基礎胰島素(中效或長效), 三餐前各注射一次餐時胰島素(短效或速效胰島素)。 不接受“3+1”方案者可試用預混胰島素, 每日注射2~3次, 但效果可能要差一些, 且易引起低血糖, 影響較著者仍需採用“3+1”方案。  

兒童2型糖尿病在飲食和運動治療不達標的情況下也要給予藥物治療。 同1型糖尿病一樣, 兒童2型糖尿病也以胰島素治療為主, 不過很多患兒可採用預混胰島素治療而無需較複雜的“3+1”方案。

Advertisiment
10歲以上的兒童還可給予二甲雙胍治療。 兒童特殊類型糖尿病差異很大, 應由內分泌專科醫師根據具體情況擬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對於採取胰島素治療的患兒, 血糖監測和預防低血糖特別重要。 應教育兒童掌握必要的低血糖知識, 對低血糖風險大的兒童要降低治療目標, 適當放寬血糖要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