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功能性胃腸病保健預防全攻略

近些年, 隨著多種新型胃腸功能檢測儀的問世以及在兒科的使用, 對許多兒童胃腸功能紊亂性疾病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發現在許多沒有器質性胃腸病變的消化不良患兒中存在消化道運動功能紊亂或感知的異常。 在此舉例說明, 提請廣大家長引起高度重視。

功能性胃食管返流病

縣市工商銀行解放路儲蓄所張潔的兒子點點是個早產兒, 懷孕才8個月就生下來了, 當時稱體重只有2.3公斤, 在縣醫院新生兒科住溫箱一周才出院。 這孩子回家後不久就開始出現嘔吐, 吐出奶汁或胃內容物, 每天少則數次,

Advertisiment
多則十多次, 現在他已滿百天了, 儘管孩子媽奶水充足, 但點點吃得少, 長得慢, 身體弱, 容易感冒。 前不久媽媽帶孩子轉診到市人民醫院做全面檢查, 確診為功能性胃食管返流病。 經過系統治療數月, 孩子的病就治癒了。

醫生說法 胃食管返流是指胃內容物返流到食管甚至口咽部, 分為功能性或病理性胃食管返流。 功能性胃食管返流病常見於6個月齡以下嬰兒, 約占90%左右。 患兒表現溢奶不主, 多發生在餐後, 母親餵奶或進食後少量嘔吐, 持續時間短暫, 一日數次至10多次不等, 嘔吐物為胃內容物(奶汁、水及膽汁等), 非噴射性嘔吐。 餵奶後平睡、啼哭或掙扎時(腹內壓力增高)或壓腹時更易嘔吐。 睡眠時較少發生。 大約10%的患兒為病理性返流,

Advertisiment
這些患兒表現嘔吐持續存在, 發生以空腹及夜間為主, 嚴重嘔吐可引起機體脫水、電解質紊亂或酸中毒;導致胃食道返流疾病――如返流性食管炎、反復呼吸道感染或哮喘以及體重不增等;長期嘔吐又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 促發營養不良和多種維生素缺乏;嚴重者導致反復吸入性肺炎或夜間突發窒息, 進而危及生命。 診斷本病的方法很簡單, 根據典型臨床症狀(頻繁嘔吐為主)結合食管PH24小時動態監測(大醫院都已開展此項檢查)結果可以確診。

TIPS:周歲以內嬰兒(特別是早產兒)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胃食道返流, 而嗆奶窒息也較為常見, 必須引起年輕父母的足夠重視。 小寶寶短暫的食後返流多為生理現象,

Advertisiment
家長不必驚慌, 也不需要特殊處理。 平時注意提高頭部餵奶, 少量多次餵養, 食物稠厚為宜, 每次餵食後將孩子保持豎立體位, 輕輕拍背10~15分鐘, 然後置側臥位, 有助於防止返流。 乳兒餵奶後取前俯30℃。 專家們還指出, 抗返流藥物首選嗎丁啉, 該藥能增強食管括約肌的張力, 促進胃的排空。 隨著年齡增長, 胃的賁門括約肌發育逐漸完善, 約60%胃食管返流患兒于生後12~18個月自然緩解, 30%症狀持續至4歲左右消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