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先心手術時機仍然需“儘早”

如今在城市中, 絕大多數的家長對於先心病都有所瞭解, 如果寶寶患病也足夠重視。 但是寶寶究竟該在何時手術, 仍然是困擾家長的共同問題。

就在不久前, 我們遇見了一位未滿周歲的先心病小患者。 來就醫的時候, 寶寶就已經出現反復感冒、生長發育遲緩等一系列表現, 但家長仍然在猶豫, 到底要不要給寶寶做手術。 考慮到先心病已經給寶寶的正常生長帶來了明確的負面影響, 長期如此下去甚至還可能帶來更嚴重的問題, 最終家長決定給寶寶進行手術, 術後寶寶也很快恢復了健康。

不過,

Advertisiment
並不是每一個小患者都能得到這樣好的預後。 我們在臨床也經常見到一些小患者, 初期症狀不明顯, 所以家長希望“再等等手術”, 卻沒有能夠很好地嚴格遵從醫囑隨訪, 結果兩三年後, 寶寶開始出現症狀了, 嘴唇發紫、心臟增大, 出現肺動脈高壓, 已經失去了最好的手術治療時機。

這也是我們醫生最怕看到的遺憾結局。

這種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然而家長們一定要知道, 決定寶寶何時適合手術的, 要看寶寶的病情, 可以看寶寶的體重, 但絕對不能只盯著寶寶的年齡。

說“看病情”這點, 家長們並不難理解。 雖然說有些簡單先心病患兒, 病情程度非常輕, 完全可以保持隨訪, 期待它自然癒合, 這也是最好的情況。 但更多的先心病寶寶並不在這一行列,

Advertisiment
他們的病情不會自然減輕, 相反, 一旦症狀出現, 只會越來越重。 所以對於這些寶寶, 家長不能心存僥倖, 只要病情程度明確, 就應該儘早讓寶寶接受手術。

至於“看體重”這點, 家長們或許就不那麼容易理解了。

其實, 過去之所以主張先心病孩子在學齡前接受手術, 主要是因為手術的安全支持方面還跟不上。 要知道, 先心病手術本身其實還是比較成熟的, 但過去在體外迴圈、麻醉、監護這些方面還不能完全跟上, 所以小寶寶手術風險比較高。 現在這些支援技術都已經跟上, 手術的風險得到了很好控制, 安全係數已經大大提高。 所以如果問題真的很嚴重, 新生兒就可以手術;而一般情況下, 只要寶寶體重在8-10公斤以上,

Advertisiment
生長情況不錯, 符合手術適應症, 就可以考慮手術, 沒有必要非得看年齡。

相反, 寶寶儘早手術, 也有一些不為家長們所知的好處。

首先, 由於疾病本身對於寶寶的身體健康有影響, 而且一旦出現問題只會越來越重, 不會自己變輕, 所以儘早手術可以阻斷疾病進程, 避免寶寶的病情越來越重, 最終失去手術機會, 甚至危及生命。

其次, 先心病程度嚴重, 會影響寶寶正常的生長發育, 而早手術可以讓寶寶更早恢復正常生長, 對於寶寶今後的成長都有益處。

另外, 儘早手術對於寶寶的心理健康會有非常大的益處。 大家都知道, 小寶寶手術一般不會留下什麼深刻的痛苦回憶, 許多寶寶術後恢復好, 根本不會有手術記憶。

Advertisiment
相反, 如果寶寶三四歲甚至更大, 那麼孩子已經開始記事, 一方面由於心臟問題,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處處受限, 容易變得自卑、膽小;另一方面手術本身是一個應激事件, 如果處理不好, 可能給寶寶留下比較深刻的恐懼、痛苦記憶, 反而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