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

2011-02-19 2319
病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是一種新生兒內分泌障礙中的常見疾病。 該病的發病原因為:甲狀腺體發育不全, 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媽媽患甲狀腺機能亢進, 孕期用抗甲狀腺素制劑或用放射碘治療者等等, 都可抑制胎兒甲狀腺素產生, 也可致甲狀腺功能低下。 因為胎兒的生長不完全依賴甲狀腺素, 所以大多數寶寶出生時可為正常新生兒。 出生后由于甲低, 常會有這樣的體征表現:即體溫低、不愛動、嗜睡、食欲不好、哭聲小或嘶啞、皮膚干而粗糙、發涼、少汗、前囟門大、心率慢, 出現便秘、臍疝、生理性黃疸時間延長等。
Advertisiment

處理方法:該病發生比較隱性, 它直接影響寶寶腦組織及骨骼發育, 導致智力低下及身材矮小, 即呆小癥。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使寶寶生長發育正常。 因此, 目前國內許多醫院已開展了此病的篩查工作, 在出生后72小時取足跟血, 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清中TSH濃度, 如高于20微單位/毫升即確診。 篩查有問題的嬰兒家長會接到保健網的通知, 并接受治療指導。 治療采用甲狀腺素作為替代療法, 可予甲狀腺素片劑, 應用方法多為從小劑量開始, 逐漸加至維持正常發育的劑量。 治療必須在有經驗的兒科醫生專人指導下進行, 以免發生意外。 一般在出生后1個月內確診并接受治療者, 約80%的寶寶智商在90分以上;3個月以內確診并接受治療者,
Advertisiment
智商達90分的則不到半數。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