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先天性心臟病的護理

90%以上屬多發性原因

先天性心臟病的病因大致分內因和外因兩大類, 內因即遺傳因素, 如染色體異常和基因畸變, 外因中較重要的因素為室內病毒感染如風疹、腮腺炎、流行性☆禁☆感冒等, 在懷孕最初的3個月是影響心臟發育的關鍵時期, 也是容易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危險時期。

有些准媽媽在孕初期沒有察覺到已經懷孕, 服用了一些藥物和接受了X光的照射, 這樣胎兒都可能因此而罹患先天性心臟病, 幾率大概在30%左右。 高齡產婦也是造成嬰兒先天性心臟病的一個危險因數, 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生出唐氏征嬰兒的比例較高,

Advertisiment
這些嬰兒有25%的幾率會患上先天性心臟病。

其實, 由於上述原因造成的先天性心臟病還算是少數, 還有約90%的患病原因不是十分明瞭, 與許多因素均有關係, 屬多發性原因, 如環境因素, 在高原地區動脈導管未閉的發病率就較高, 這說明高原環境可能是發病因素之一。

預防從孕期開始

正如前面所說, 先天性心臟病的病因多是多發性的, 所以預防就顯得格外重要, 在現在大多數病因尚不明了的情況下, 預防工作更是要及早開始, 力求細緻。 有專家研究指出, 先天性缺陷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們自我保健意識不夠, 所以, 預防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應從孕前及孕期開始。

孕前保健很重要, 想要寶寶的夫婦應該實施嚴格的預防措施:孕前合理膳食、禁煙限酒,

Advertisiment
遠離有毒有害物質, 適量補充葉酸;女性應在妊娠前適當增加營養, 加強體育鍛煉, 以增強抗病能力;長期接觸放射線或接受放射線治療者, 要在脫離放射線半年後再妊娠;經常接觸各種農藥、化學藥物的女性應加強防護措施;不用或少用四環素、磺胺和激素類藥物, 不用含激素的化妝品。

孕期按時進行產檢, 對胎兒是否患有遺傳性疾病和先天缺陷及時做出診斷。

此外, 建議糖尿病、癲癇等病的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決定是否懷孕以及懷孕的時間。

早發現, 早治療

先天性心臟病主要分為兩大類:紫紺型及非紫紺型。 紫紺型即出生後嬰兒口周及四周末梢出現青紫,

Advertisiment
尤以哭鬧時明顯;非紫紺型嬰兒早期無症狀, 往往在查體時發現心臟雜音, 經超聲波檢查後確診。

為了儘早發現異常, 年輕父母應注意以下情況:
如果新生兒出生時體重較輕, 早產、臨產時有過窒息, 經搶救後發現面色青紫或有心臟雜音, 應考慮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
觀察嬰兒出生後皮膚是否持續紫紺;孩子是否反復出現神志不清的情況;是否經常感冒, 呼吸道、支氣管、肺部有無反復感染;餵奶是否困難;平時呼吸是否急促;是否發育遲緩、消瘦、多汗。

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在吃奶、進食、啼哭或排便時, 常有發作性缺氧、呼吸困難、青紫加重, 甚至出現抽風而失去知覺, 嚴重的患兒可發生突然死亡, 這種情況往往出現於出生後三四個月。

Advertisiment

患兒稍稍長大一些後, 學爬行及端坐的時間比正常孩子晚, 獨立站立的時間也短, 睡眠時喜歡側臥位, 同時胳膊和腿都彎曲著, 像一隻“大蝦”;等年齡再大一些的時候, 在跑、跳或遊戲時, 體力明顯不如同齡兒童;有的患兒活動一會感到疲勞後, 喜歡下蹲片刻再起來活動, 而活動一段時間後又得蹲下來休息, 醫學上稱之為“蹲踞現象”, 這種姿勢可以增加肺活量, 有利於減輕心臟負擔, 改善缺氧狀況;有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出生時並無青紫, 長大後才逐漸出現, 同時手指和腳趾的末端增粗呈鼓槌狀, 稱為“杵狀指”。

不論是何種表現, 一旦出現異常, 都應該去醫院接受詳細檢查, 包括胸部X線攝片、心電圖、超聲波心動圖等輔助檢查,

Advertisiment
這樣才能做出明確的診斷。 一般情況下, 患有嚴重先心病的小兒在嬰兒期(1歲以內)就可表現出症狀, 如果到了3歲還未表現出什麼症狀, 那麼即使有先心病, 也是輕微的。 心臟手術既有危險也有很大的希望, 至於是否做手術、何時做, 請家長一定聽從醫生的建議。 有條件的話應該到專業的心臟病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先天性心臟病可疑症狀

※ 哭聲低微, 聲音嘶啞, 哭鬧或者活動以後容易氣喘。

※ 呼吸急促, 吃奶無力, 餵奶時常有嗆咳、拒食現象發生。

※ 胃口小, 生長發育不良。

※ 面色蒼白, 煩躁不安, 多汗, 劇烈活動或哭吵後唇周發紫。
※ 抵抗力弱, 容易患感冒、支氣管炎和肺炎等病, 且患病後不易恢復。

居家護理須注意

由先天性心臟病的症狀來看,患兒的身體發育遲緩、體力不足,因此要格外重視患兒的居家護理。

※ 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既要增強鍛煉、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又要適當休息,避免勞累過度,如果患兒能夠勝任,應儘量和正常兒童一起生活和學習,但應防止劇烈活動,同時教育孩子對治療疾病抱有信心,減少悲觀恐懼心理。

※ 給予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飲食,以增強體質,進食避免過飽,有時餵養患兒比較困難,吸奶時容易氣促乏力而停止吮吸,且易嘔吐和大量出汗,故餵奶時可用滴管滴入,以減輕患兒體力消耗。

※ 室內空氣要流通,冬天應定時打開窗戶,以加強空氣對流,有持續青紫的患兒,應避免室內溫度過高,導致患兒出汗、脫水。

※ 青紫型心臟病患兒須給以足夠的飲水量,以免脫水導致血栓形成。

※ 保持大便通暢。青紫型患兒注意大便時勿太用力,以免加重心臟負擔。

※ 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禁止大量輸液,如必須輸液時,滴液速度須緩慢,以防加重心臟負擔,導致心力衰竭。

※ 平時心臟功能和活動耐力都較好的患兒,應當按時接受預防接種,並在接種後多觀察全身和局部反應,以便及時處理。

※ 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體質弱,易感染疾病,尤以呼吸道疾病為多見,且容易併發心力衰竭,故應仔細護理,隨著季節的變換及時增減衣服,如果家中有上呼道感染疾病出現,應採取隔離措施,平時儘量少帶患兒去公共場所,在傳染病好發季節尤其要及早採取預防措施。

※ 避免患兒情緒激動,儘量不使患兒哭鬧,減少不必要的刺激,以免加重心臟負擔。

※ 有時患兒在行走或玩耍後會主動蹲下片刻,那是因為蹲踞後可使缺氧症狀得到緩解,此時切不可強行將患兒拉起。

※ 一旦發現患兒有氣急煩躁、心率過快、呼吸困難等症狀,可能發生心力衰竭時,應及時送醫院就診。
接受事實,接受專業治療

如果孩子已經罹患先天性心臟病,那麼請父母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不要再互相指責和埋怨,這對寶寶的病情毫無益處,大家應該互相勉勵,積極與醫生配合,讓小寶寶得到最好的、最合適的治療和護理。

由先天性心臟病的症狀來看,患兒的身體發育遲緩、體力不足,因此要格外重視患兒的居家護理。

※ 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既要增強鍛煉、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又要適當休息,避免勞累過度,如果患兒能夠勝任,應儘量和正常兒童一起生活和學習,但應防止劇烈活動,同時教育孩子對治療疾病抱有信心,減少悲觀恐懼心理。

※ 給予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飲食,以增強體質,進食避免過飽,有時餵養患兒比較困難,吸奶時容易氣促乏力而停止吮吸,且易嘔吐和大量出汗,故餵奶時可用滴管滴入,以減輕患兒體力消耗。

※ 室內空氣要流通,冬天應定時打開窗戶,以加強空氣對流,有持續青紫的患兒,應避免室內溫度過高,導致患兒出汗、脫水。

※ 青紫型心臟病患兒須給以足夠的飲水量,以免脫水導致血栓形成。

※ 保持大便通暢。青紫型患兒注意大便時勿太用力,以免加重心臟負擔。

※ 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禁止大量輸液,如必須輸液時,滴液速度須緩慢,以防加重心臟負擔,導致心力衰竭。

※ 平時心臟功能和活動耐力都較好的患兒,應當按時接受預防接種,並在接種後多觀察全身和局部反應,以便及時處理。

※ 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體質弱,易感染疾病,尤以呼吸道疾病為多見,且容易併發心力衰竭,故應仔細護理,隨著季節的變換及時增減衣服,如果家中有上呼道感染疾病出現,應採取隔離措施,平時儘量少帶患兒去公共場所,在傳染病好發季節尤其要及早採取預防措施。

※ 避免患兒情緒激動,儘量不使患兒哭鬧,減少不必要的刺激,以免加重心臟負擔。

※ 有時患兒在行走或玩耍後會主動蹲下片刻,那是因為蹲踞後可使缺氧症狀得到緩解,此時切不可強行將患兒拉起。

※ 一旦發現患兒有氣急煩躁、心率過快、呼吸困難等症狀,可能發生心力衰竭時,應及時送醫院就診。
接受事實,接受專業治療

如果孩子已經罹患先天性心臟病,那麼請父母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不要再互相指責和埋怨,這對寶寶的病情毫無益處,大家應該互相勉勵,積極與醫生配合,讓小寶寶得到最好的、最合適的治療和護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