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做好這四點 讓孩子不再吃錯藥

1.藥物放置不合理

孩子還小沒有藥物安全常識, 甚至日常中不少孩子對於小物件都是一抓便往嘴裡塞。 所以, 藥物的放置便顯得十分重要了。 但是, 不少家長卻沒有這樣的意識, 甚至有的家長會用孩子的糖果罐去裝藥, 這便更容易誤導孩子。 所以, 平時用藥記得收起來, 否則孩子會認為是糖果而誤食。

2.家長緊張所致

孩子生病了家長都會感到十分的心疼, 甚至有的家長會緊張得不知所措。 這個時候其實家長更應當冷靜下來, 以避免關心則亂的現象發生。 因為不少藥物名稱顏色形狀等都很類似,

Advertisiment
然而其效果卻是各異的。 如果慌了手腳那麼便容易拿錯藥, 這對孩子的治療十分不利, 甚至會加重孩子的病情。

3.藥量控制不當

相信大家知道是藥三分毒這個說法, 藥雖然有治療病症的作用, 然而也是有其副作用的。 孩子的身體較為虛弱, 無法負擔過量的藥物。 因此家長在為孩子準備藥物的時候, 記得細看說明書並按照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的搭配, 切勿私自加大藥量。 另一方面, 家長要注意不要隨意給孩子服用OTC藥物, 生病了最好及時看醫生。

4.混搭食物吃藥

孩子吃藥怕苦, 因此家長常常會搭配飲料、糖果等食物進行服用。 這樣的做法科學嗎?事實上, 很多藥物會跟食物產生化學反應從而引起中毒等病症的發生,

Advertisiment
因此, 家長切勿讓孩子藥物混搭其它食物服用。 此外, 如若孩子服藥過後出現不良反應, 那麼家長需及時將孩子帶往醫院及時治療。

怎樣及時發現寶寶吃錯藥?

家長要牢記, 寶寶好奇心重但是膽子很小, 通常不敢告訴父母他偷偷吃了什麼, 所以父母必須能夠從一些小細節去觀察和發現“蛛絲馬跡”。

1、寶寶隨時隨地昏昏欲睡

如寶寶誤服安眠藥或含有鎮靜劑的降壓藥, 會表現出無精打采、昏昏欲睡的狀態, 家長遇到此事, 要馬上檢查大人用的藥物是否被寶寶動過。

2、寶寶嘴裡有異味

當寶寶出現異常症狀時, 父母可以湊近寶寶的小嘴, 問問看有沒有怪異的味道。 因為很多藥品都有獨特的化學氣味, 所以會殘留在寶寶口腔中,

Advertisiment
父母可以憑此作為判斷的一個依據。

3、寶寶嘴裡有異物殘留

有的時候, 寶寶會誤以為藥品是糖果誤食, 這種情況下, 他可能會採用把藥品嚼碎或者融化的方式誤服, 那麼就會在嘴唇上或者舌頭上留下藥品殘渣。 父母一旦發現寶寶嘴上有奇怪的物品殘渣, 就要立刻警覺起來。

4、寶寶舌頭有灼傷的痕跡

有時寶寶誤食的藥品是具有較強腐蝕性的, 例如強酸或者強鹼性藥物, 就會在灼傷舌頭甚至嘴唇, 但因為害怕被責駡所以忍痛不敢出聲。 這種情況非常嚴重, 一旦發現要立刻送醫院救治。

寶寶急救要慎重 分清類別再出手

因為很多藥物的危害是急性的, 所以當寶寶出現吃錯藥的情況時, 除了立刻送去醫院治療,

Advertisiment
一些急救措施也是必須的。 但父母們要注意, 急救前得首先搞清楚寶寶誤食了哪類藥物, 再對症下手。 不能盲目進行急救, 避免“越救越急”。

1、誤服一般性藥物

如果確定寶寶誤服的是一般性藥物, 例如毒副作用很小的維生素、止咳糖漿等, 不用特別擔心, 讓寶寶多喝點涼開水, 使藥物稀釋並及時排出即可。

2、誤服毒副作用大的藥物

這一類藥物包括安眠藥、避孕藥以及外用藥等, 這種情況最好儘快送醫院, 除非確知毒性不強或醫院較遠時再考慮自行催吐。

在家庭進行簡單催吐的方法:先讓寶寶喝溫開水、淡鹽水或茶水, 然後用筷子或手指輕壓舌根部, 促使其嘔吐, 如此反復多次, 使其儘量吐出胃內的殘餘物, 再將寶寶送往醫院。

Advertisiment
儘量不要讓寶寶躺著嘔吐, 那樣很容易導致嘔吐物在喉嚨口囤積, 引起窒息。

催吐必須及早進行, 若超過4~6個小時, 毒物已經進入腸道, 催吐也就失去了意義。

3、誤服腐蝕性藥物

如果寶寶誤服了腐蝕性藥物, 如碘酒之類, 可立即喝米湯、麵糊或其他含澱粉的液體, 因為澱粉與碘作用後, 能生成一種穩定的墨水樣化合物, 然後吐出來, 反復幾次;

若是來蘇兒或石炭酸, 因它們對食道和胃腸道的腐蝕性很大, 應儘快讓寶寶喝蛋清、牛奶、麵粉糊或豆漿類飲料, 這類飲料可附著在食道和胃黏膜上起到保護作用;

若為強鹼, 應立即服用食醋、橘汁、檸檬水等, 可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 然後立即送醫院。

特別提醒

家長在送寶寶去醫院時要注意, 一定要就近就醫,切勿捨近求遠奔大醫院,以免錯過治療的時機;同時不要忘記將寶寶吃錯的藥、藥瓶或藥袋帶上,以供醫生識別,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千萬不要打罵和責怪寶寶,免得寶寶因害怕不敢說出真實情況而誤診。應該儘快弄清什麼時間,誤服了什麼藥物和大體劑量,為就醫提供幫助。

一定要就近就醫,切勿捨近求遠奔大醫院,以免錯過治療的時機;同時不要忘記將寶寶吃錯的藥、藥瓶或藥袋帶上,以供醫生識別,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千萬不要打罵和責怪寶寶,免得寶寶因害怕不敢說出真實情況而誤診。應該儘快弄清什麼時間,誤服了什麼藥物和大體劑量,為就醫提供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