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保障兒童健康切忌用藥錯誤

保障兒童健康切忌用藥錯誤

常言道:“是藥三分毒”。 當然, 有病要治病, 治病得用藥, 倘若用藥不當, 同樣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產生疾病。 特別是處於生長發育時期的兒童, 錯誤用藥就有可能引起嚴重的後果。 為此, 專家提醒人們, 要保障兒童的身體健康, 切忌犯以下用藥錯誤:

兒童服用成人藥

很多的家長不明醫藥道理, 也不懂得成人與兒童之間的差別, 錯誤地認為給兒童服藥只是減少一點用量便可, 這種做法有害兒童健康。

家長必須明白, 成人與兒童不只是體重上的差別, 更重要的是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不少的差別,

Advertisiment
特別是兒童的肝、腎等臟器發育尚不完善, 酶系統還沒建立。 藥物的代謝與解毒功能還不強, 亂用成人藥容易產生不良反應, 嚴重的有致殘甚至喪命的可能。

例如抗菌藥氟喹諾酮可引起關節病變, 妨礙軟骨的正常發育, 18歲以下未成年人都不能用。 四環素會影響小兒骨骼生長, 且讓牙齒變黃, 形成“四環素牙”, 所以8歲以下兒童不能用。 就是常見的解熱止痛藥, 因含有非那西丁, 容易讓小兒血紅蛋白變為高鐵血紅蛋白, 降低攜氧能力, 造成全身組織器官缺氧。 感冒通含有雙氯滅痛, 能抑制血小板凝集, 並會損害肝功能。 去痛片、安痛定含有氨基比林, 這種成分容易讓小兒白細胞數量迅速下降, 降低其免疫功能,

Advertisiment
有致命危險。 所以都要禁用。

發燒就用“小兒安”

有些家長一旦發現孩子發燒, 馬上就急忙給孩子服用“小兒安”。 自己也不清楚“小兒安”是一種什麼藥物。

從藥理成分看, “小兒安”主要成分是磺胺, 磺胺僅對細菌性☆禁☆感染的扁桃體炎、氣管炎、肺炎等疾病有效, 對病毒感染無效。 但兒童發熱、體溫升高很多都是病毒感染造成, 用“小兒安”收效甚小。 此外, 磺胺會損害小兒稚嫩的胃髒, 引起少尿甚至血尿等症狀。

專家建議:為安全起見, 1周歲以內嬰兒最好不用“小兒安”, 年齡大的孩子在需要服用時應掌握好劑量, 同時要多喝開水, 以保護其腎功能。

服中草藥安全

隨著醫學知識的不斷普及, 人們對服用西藥的毒副作用日漸瞭解。 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家長給孩子服用中草藥治病,

Advertisiment
以為服中草藥安全。 相對而言, 中草藥的安全性比西藥確實要高一些。 但中草藥的化學成分複雜, 服用不當同樣會給兒童的健康帶來損害。

國內醫藥期刊曾有報導, 長時間服用牛黃解毒片會引起白細胞減少;六神丸含有蠟酥, 可能引起驚厥、噁心、嘔吐等症狀;珍珠丸含有朱砂, 可能誘發咽喉疼痛、牙齦腫脹、記憶衰退、興奮失眠等不適感;生地、菊花, 夏枯草、梔子、魚腥草、蘆根, 淡竹葉等中藥中含有鞣質、揮發油、甙類、生物鹼、無機鹽成分, 會加重嬰幼兒的肝臟負擔, 損害其肝功能。 所以中草藥也不能濫用。

用糖水服藥

凡是藥物都有藥味, 尤其是中藥的味道大都苦澀, 小兒不願服, 家長就給用糖水送服。

Advertisiment
殊不知, 糖含有較多的鈣、鐵等礦物元素, 會同中藥裡的蛋白質起化學反應, 並在胃液中凝固變性, 從而混濁沉澱, 導致療效受到影響。 有的藥物正是利用苦味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來發揮療效, 假如在藥中加糖, 會使療效受損。

糖還能干擾微量元素、維生素的吸收, 抑制某些退燒藥的作用, 降解某些藥物的有效成分。 因此, 服藥最好用白開水送服, 糖水送服對治病不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