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便秘.腹瀉.厭奶.過敏的泡奶法

許多新手媽媽們在哺喂配方奶的過程中, 經常會產生不同的疑惑:究竟配方奶要怎麼泡才能使寶寶的健康獲得最佳保障。 與其道聼塗説, 不如一起聽聽醫生的建議吧!

便秘.腹瀉.厭奶.過敏的泡奶法 泡奶遇到的3種狀況 狀況1便秘、腹瀉時怎麼辦? 便秘 是指寶寶解便的軟硬程度有明顯的變化, 偶爾1~2天沒有排便並不能稱為便秘。 至於有經常性解便困難的寶寶, 最好先帶去給醫生檢查, 因為有些寶寶是肛門狹窄或巨腸症情況, 隨意調整配方奶的濃淡反而會對寶寶的健康產生危害。 泡奶方式 1.解不出大便時要將牛奶泡濃一點。

Advertisiment
至於將牛奶的濃淡做調整可行的原因, 是要利用滲透壓原理來達到腸胃中水分的平衡。 2.若是6個月大以上已經開始吃輔食的寶寶, 也可以利用蔬果泥中的纖維質來幫肋腸胃蠕動, 使排便更順利。 腹瀉 處理狀況也是一樣, 當寶寶解水便或是大便產生酸味時, 有可能是感染了輪狀病毒, 導致腸胃裡的乳糖酶被破壞, 先就醫確認是首要處理步驟。 泡奶方式 1.腹瀉時就要將奶泡得淡一點。 2.腹瀉嚴重的寶寶也可暫時替換成無乳糖配方的特殊奶粉, 待腸胃功能恢復之後再慢慢換回普通牛奶, 依狀況嚴重程度, 特殊配方奶的使用期限從1周至1個月不等。

狀況2 厭奶怎麼辦? 當寶寶的喝奶量減少時,

Advertisiment
許多媽媽會認為這是進入厭奶期。 事實上, 厭奶現象的產生有一大部分導因是喝奶過程不舒服, 外在環境的溫濕度不適當, 環境過於吵鬧, 尿布不清潔, 拍嗝動作不正確等。 尤其是太早出現厭奶現象的寶寶, 更應該針對這些原因進行檢查改善。 醫師認為厭奶背後的主因, 是由於寶寶想要吸收更多的營養造成的, 尤其是6個月大以上的寶寶, 活動力明顯增加許多, 此時添加輔食不但能增加飽足感, 對於養分的吸收也會更多元, 因此寶寶開始拒絕單一的哺乳。 泡奶方式 1.對於厭奶現象明顯的寶寶, 不妨添加一些乳酸菌, 增加腸道菌落的平衡, 腸胃舒服了也有助胃口。 2.將奶粉混入泥狀食品中, 是比較恰當的方式。 狀況3 寶寶過敏怎麼辦? 過敏是許多媽媽擔心的問題,
Advertisiment
雖然奶粉廠商打出預防過敏的口號, 鼓勵寶寶喝水解蛋白配方奶, 但若是家中沒有過敏史, 並不需要特別選用這類奶粉, 只要儘量保持居家環境清潔, 減少塵蟎生長溫床, 將室內濕度控制在55%~65%RH之間, 並在6個月大後才給予輔食, 一般來說過敏產生的幾率並不高。 泡奶方式 1.如果父母有過敏史, 寶寶除了母乳之外, 最好在一出生就開始喝水解蛋白的奶粉。 2.水解蛋白的分子比較細, 較不容易誘發過敏現象, 而且最好持續喝到1歲, 對於預防誘發過敏有很大的幫助 3.在餵食輔食時, 不要太早添加蛋或海鮮類。 4.已經產生過敏現象的寶寶, 可至醫院抽血檢驗過敏原, 新生兒雖可檢驗, 不過兩三歲之後再進行檢查是最適當的時機。
Advertisiment

常見疑問 Q1配方奶需要用蒸餾水沖泡嗎? A:不建議使用蒸餾水。 一來是因為市售的蒸餾水在細菌及雜質的數量上難以控制;另一方面是因為蒸餾水中減少了很多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礦物質, 對寶寶生長發育並不好。 至於許多媽媽們討論的“陰陽水”(意即冷水加熱水)對寶寶不好的問題, 在西醫看來並沒有特殊根據, 若是真的擔心, 可利用市售的溫度調節器來控溫, 但沖泡牛奶最重要的還是要使用煮沸過的開水, 才能確保飲用安全。 Q2需要添加羊奶粉嗎? A:依個人需求決定。 媽媽要知道, 大約有20%~30%的寶寶對於牛奶成分會有過敏現象, 對於同屬動物性蛋白質的羊奶一樣會有不適應現象。

Advertisiment
Q3如何知道奶量夠了? A:正確的餵奶程式是每天喂一些牛奶, 中間就要停下來拍嗝再繼續。 這麼做的用意是避免寶寶吸入太多空氣, 而發生脹氣導致奶量攝取不足, 也可有效減少溢奶情形。 一般來說, 只要拍嗝動作確實做對了, 當寶寶出現吸奶速度變慢、想睡的情形時就是已經吃飽了。 此外, 可1~2周就幫寶寶稱一下體重, 只要穩定成長, 不論食量多寡都不必太擔心。

Q4水解蛋白不營養? A:水解蛋白的熱量與一般奶粉相差無幾, 營養成分是相當足夠的;至於是否會導致日後腸胃消化吸收能力變弱, 楊爵源主任認為是無稽之談, 不必輕信。 配方奶沖泡4原則 1.順序 沖泡配方奶的順序, 是先將溫水注入奶瓶至標準刻度再添加奶粉, 所以沖泡完成後刻度會高於預定的數字是正常的。 2.溫度 由於各品牌附有不同大小的量匙,沖泡前須詳細閱讀奶罐上的比例說明,避免奶水過濃或過淡。原則上一小匙奶粉搭配30毫升的溫水。 3.溫度 泡奶的溫度並沒有定論,但以滴在手臂上不燙為原則,夏天則可將溫度泡涼一點。 4.搖勻 搖勻奶粉時可採用順時鐘或逆時鐘旋轉方式以減少氣泡產生,或是搖勻後將奶瓶蓋鬆開再旋緊,都是減少空氣囤積的方法。

所以沖泡完成後刻度會高於預定的數字是正常的。 2.溫度 由於各品牌附有不同大小的量匙,沖泡前須詳細閱讀奶罐上的比例說明,避免奶水過濃或過淡。原則上一小匙奶粉搭配30毫升的溫水。 3.溫度 泡奶的溫度並沒有定論,但以滴在手臂上不燙為原則,夏天則可將溫度泡涼一點。 4.搖勻 搖勻奶粉時可採用順時鐘或逆時鐘旋轉方式以減少氣泡產生,或是搖勻後將奶瓶蓋鬆開再旋緊,都是減少空氣囤積的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