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是長期發熱

發熱是兒科臨床最常見的症狀。 肛溫超過37.8℃, 舌下溫度超過37.5℃, 腋下溫度超過37.4℃為發熱。 小兒發熱大多為短期內容易治癒的感染性疾患所致, 少數患兒發熱可持續較長時間。 發熱持續達2周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小兒長期發熱的病因複雜, 且有時可無明顯的特異性症狀, 往往需要一定時間的仔細觀察、必要的實驗室檢查以及某些特殊檢查, 然後根據檢查結果並結合疾病發展經過, 甚至試驗性治療, 綜合分析後才能最終明確診斷。 小兒發熱的熱型不如成人典型, 加之近年來抗生素和糖皮質激素的早期廣泛應用,

Advertisiment
也影響熱型, 因此熱型特點在小兒長期發熱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中僅具有參考意義。

發熱是機體的一種防衛反應, 它可使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吞噬功能、白細胞內酶活力和肝臟解毒功能增強, 從而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但是長期發熱, 尤其高熱又可使機體各種調節功能受累, 如高熱可引起大腦皮層興奮性增強, 表現為煩躁、哭鬧, 甚至驚厥;超高熱可導致中樞抑制而昏迷。 發熱還可使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酶活力降低, 影響消化吸收功能, 造成負氮平衡、自身蛋白分解增加, 使患兒消瘦、虛弱, 故應及時查明病因, 針對病因治療, 必要時給予降溫對症治療。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