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的黃疸, 出現時間比生理性黃疸早, 或消退時間比生理性黃疸晚, 或血膽紅素超過生理性黃道範圍, 都屬於病理性黃疸。 例如, 足月新生兒2天內或早產兒3天內開始出現黃疸, 成是足月兒一周後、早產兒兩周後黃道仍不消退, 都超過生理性黃疸應該出現或消退的時間, 稱為病理性黃疸。

如果足月兒血總膽紅素每100毫升中含址超過12毫克, 早產兒及未成熟兒每100毫升血中超過15毫克時, 都超過了生理性黃疸膽紅素的最高限, 也稱為病理性黃值。

生理性黃值消退後, 在新生兒期內再次出現黃值, 也屬於病理性黃疸。

Advertisiment
新生兒出生後2-3天起, 皮膚會出現輕度黃染, 眼的鞏膜也發黃, 這種黃疸在出生後第4-6天達到高峰, 以後逐漸減退, 直到消失。 這種現象在多數新生兒都會發生, 而且黃疸的程度都不太重, 其血膽紅素小於12mg/L,不會給小兒帶來不適和異常, 故稱為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發生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新生兒生後紅細胞較成人多且壽命短, 過多的紅細胞破壞釋放出膽紅素, 膽紅素進入肝臟後因γ-蛋白少, 不易形成結合膽紅素, 未結合膽紅素增多而形成黃疸。 另外, 由於新生兒的葡萄糖醛醯轉移酶缺乏, 因而又不能過多地把未結合膽紅素轉變為結合膽紅素, 從而黃疸滯留。 在腸道內的結合有一部分又可成為未結合膽紅素,

Advertisiment
這種膽紅素有被重吸收, 加重了黃疸。 所有這些原因累加起來形成了新生兒的生理性黃疸。

發生了生理性黃疸, 年輕的父母不必緊張。 如果血膽紅素局限在12mg/L以內, 不會超出生理性黃疸的範圍, 不會給小兒造成影響, 不用特別處理。 如果血膽紅素超出了12mg/L, 則認為是病理性黃疸, 需要在醫生的説明下分析黃疸發生的原因, 並在必要的時候採取治療措施。

在病理性黃疸中, 膽紅素濃度超過正常範圍的病兒, 危險性較大, 是重點觀察物件, 需要進行治療。 醫務人員苦惕地把它叫做高膽紅素血症。 家長也應該認識到自已的孩於是否巳達到高膽紅素血症, 並給予足夠重視。 ,

臨床上觀察, 當反膚呈桔黃色、白眼珠已經黃染,

Advertisiment
眼淚發黃, 尿黃染尿布時, 就算達到高膽紅素血症水準, 應該抱去醫院診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