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九招幫孩子完成入園適應

幼兒剛剛入園, 尤其是1歲到三歲幼兒認生敏感, 由家庭環境、熟悉的親人到陌生的幼稚園和不熟悉的教師, 幼兒會產生親子分離焦慮, 這種焦慮給孩子帶來很重的不安全感, 往往通過哭鬧、發脾氣等消極方式表達出來或達到不來園的目的。

適應期對孩子來說也是鍛煉孩子適應能力的學習過程, 如果家庭配合適當, 一般情況下半個月到一個月基本都能順利度過適應期。

適應期內孩子通常會有如下表現:

1、基本是以哭鬧不來幼稚園為主要表達方式, 甚至從早晨不起床, 不穿衣服, 不洗臉, 不出門開始。

Advertisiment

2、孩子飲食狀況、情緒狀態不如以前, 回家後發脾氣, 睡眠狀況不好;

3、更嚴重會哭紅眼睛、哭啞嗓子、睡夢中驚醒哭鬧、甚至生病等;

4、有的孩子前幾天哭鬧特別厲害, 幾天後明顯好轉;

5、有的孩子哭鬧強度不大, 但時間較長。

家長需要配合園方的工作:

1、只要孩子不生病就堅持送;

2、送的時候態度一定要堅決, 家庭意見一定要一致, 不要讓孩子感覺到通過哭鬧可以達到不去幼稚園的目的;

3、孩子送到班級, 和老師交代清楚後迅速離開, 不要和孩子糾纏時間太長, 尤其是老人送孩子, 孩子裡面哭, 家長外面哭, 只能增大適應期的難度;

4、孩子交到老師手裡後家長最好離開幼稚園, 不要中間探望, 孩子哭鬧過程如果看到家長會哭鬧的更厲害(因為平時孩子經常通過哭鬧達到目的),

Advertisiment
而且適應期會加長;

5、早晨來園前在家可以給孩子適當吃點早飯, 如喝點奶, 吃點雞蛋, 不要吃太多, 以免哭鬧發生嘔吐;

6、孩子在園因為哭鬧導致飲食不規律, 老師會儘量多給孩子喝水, 回家後家長也要多讓孩子喝水, 晚飯在家可以再吃點, 以清淡類和水果為主, 不要太油膩, 也要避免一次吃太多;

7、接孩子回家時, 當孩子看到家人後又會哭鬧。 家長除安撫外, 應多給孩子正強化的暗示, 比如說寶寶真乖, 寶寶長大了, 在班裡吃飯、喝水、睡覺, 老師和小朋友可喜歡你了, 老師還表揚寶寶懂事, 幼稚園那麼多玩具多好玩呀, 明天和小朋友一塊玩等;避免用負強化的語言暗示, 比如哭了一天吧,

Advertisiment
老師煩你了嗎, 小朋友欺負你了嗎, 給你東西吃了嗎等或再哭媽媽不喜歡你了, 再哭不接你了, 不聽話就把你送幼稚園去等;

8、適應期內老師會通過電話、接送孩子時和家長溝通, 家長也可以在中午時間打電話詢問孩子情況。

9、發現生病症狀提前用藥預防。

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心肝寶貝, 孩子的哭鬧也揪著家長的心, 孩子在園還哭呢嗎?喝水了嗎?老師煩我們了嗎等等, 家長的心情我們非常理解, 讓我們共同努力幫助孩子完成邁向社會的第一課。

相關用戶問答